学校的目的是培养听话的工人吗?质疑一个叙述

2020-06-06 08:32:08

一种常见的说法是,美国的小学和中学教育系统(所谓的普鲁士模式)旨在培养/塑造顺从的工人,以适应工业化社会的需求。理论认为,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洛克菲勒和福特等大亨需要顺从的工人供应,因此现代教育制度就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而诞生的。

这一说法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给成绩不佳的人带来了安慰,他们可以将自己的糟糕成绩归因于叛逆,而不是不够聪明。不,你得低分不是因为你慢--不,你发现学校系统僵化和压抑。是的,在某些情况下这是真的。例如,在Reddit上,人们可以很容易地找到聪明人在学校偷懒的例子,他们得低分是因为他们觉得作业无聊,或者因为他们拒绝按照老师希望的方式完成作业,但由于智商高的情况很少见,并不是每个得到低分的人都是未被发现的天才。每个人都愿意相信自己很特别,认为自己的失败是别人的错,而不是自己的错。

与普遍认为美国教育制度是为塑造工人而设计的相反,这可能是错误的,原因有很多。学校和典型的职场环境截然不同,所以我不知道前者怎么会是传真,或者是为后者做准备[至少我上学的时候和我上的学校是这样的,事情可能已经改变了,你的经历可能也不一样了],我不知道前者是如何为后者做准备的[至少我上学的时候和我上的学校是这样的;事情可能已经改变了,你的经历可能也不一样了]:

学校纯粹是任人唯贤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考试和作业的正确答案,但在工作场所,才能/技能和一个人的级别之间的联系并不那么直接。然而,教师偏见会在写作作业中发挥作用,这可能是主观的,而不是多项选择测试,后者不那么重要。

对学生的智力和服从要求,如考试、准时和家庭作业,即使是在较低的年级,也比大多数工作环境要求更高。想想所有的员工,他们上班迟到,工作做得半途而废,或者只是总体上不称职,但仍然有工作。老板们抱怨说,他们的员工无法编写或执行简单的指令。大多数工作没有家庭作业,或者被视为加班。学校没有等同的“加班”,因为作业是要做的。我记得六年级时的作业比我早期的一些工作都要难。

许多学校作业需要重复和记忆事实和数字,但大多数低技能和中等技能的工作涉及接受命令和遵循印刷或口头指导,而不是死记硬背。学校教授的许多科目--历史、地理、代数、几何和文学--几乎不适用于“现实世界”的工作。如果学校的目的是培养更好的员工,而不是让学生记住历史上的名字和日期,那么就会让他们学习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任务,比如分拣论文、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按照标语牌上打印的说明操作、操作收银机或将数据输入电子表格。

帕累托分配在商业中占主导地位:20%的产品产生80%的销售额。失败是生意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一家成功的公司可能有许多产品,但只有少数产品非常成功或成为标志性产品:例如,耐克的Air Jordan鞋或麦当劳的巨无霸。无论是对冲基金、风险投资公司还是消费品公司,企业的目标都不是防止失败发生,而是确保成功足够大,足以克服多个失败。在学校,失败会受到惩罚,准确性是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把每件事都做好。现在,人们可能会争辩说,与创造性工作相比,低技能的工作需要准确和精确(比如跟踪餐厅的订单或给顾客找零),但这就引出了上面讨论的观点:为什么学生要记住历史事实和做读书报告,而99.999的工作并不需要这些技能(我想,除非你渴望成为一名历史学家或博物馆导游)。(我想,除非你立志成为一名历史学家或博物馆导游,否则你为什么要记住历史事实和做读书报告呢?我想,除非你立志成为一名历史学家或博物馆导游。)。此外,有人可以争辩说,这些科目的目的是让人们获得基本的知识,这样就不会完全不了解历史、地理、社会研究或文学,但这仍然与培养听话的工人的论点背道而驰。

社交技能在工作场所比在学校重要得多,社交技能不仅可以用来讨好老板,为了可能的晋升,还可以用来掩盖自己的无能。搞砸了的员工有时可以通过圆滑的方式摆脱麻烦,但这在学校是行不通的。因为工作分配往往比学校分配的客观程度低得多(有些

在工作场所,委派和外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成本和时间。学校认为这是作弊,比如大学生将耗时或困难的写作作业外包给代笔。

许多工作,特别是某些技术工作,鼓励或要求合作(例如,许多程序员将在一个项目上工作),但学校通常不鼓励合作。

总体而言,如果学校的目的是培养听话的工人,那么他们没有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做到这一点。比方说,智商低于90的学生永远不会在学校表现出色,那些只有平均智商的学生很可能无法从12年的教育中受益,因为也许只有9年的教育时间足以获得足够熟练地掌握阅读、写作和数学的技能,但即便如此,学校在这方面有时也会失败--然而每个人,无论智商如何(除了极端的异常值),都会通过同样耗时的K-12系统。我怀疑,这些多余的课程和不必要的上学年限大多是为了筛选高智商的尽职尽责的学生(他们往往成绩好;不尽责的学生聪明的可能考试很好,但家庭作业做得不好)。总体而言,现代教育制度的设计不是为了培养听话的工人,而是作为中国帝国文官考试制度的淡化版本,以确定可能在法律、政治、商业、研究、政府或技术等领域的社会最高层就业的有前途的人才,这些领域需要结合智力、尽职尽责和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