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故事在英国广为流传,那就是印度的殖民--尽管可能是可怕的--对英国本身并没有任何重大的经济利益。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印度的管理是英国的代价。因此,这个帝国维持了这么长时间的事实--据说是这样的--是英国仁慈的一种姿态。
著名经济学家UTSA Patnaik的新研究-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刚刚发表的研究-对这一说法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根据近两个世纪关于税收和贸易的详细数据,Patnaik计算出,在1765年至1938年期间,英国总共从印度流失了近45万亿美元。
这是一笔惊人的数目。相比之下,45万亿美元是今天英国年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额的17倍。
这是通过贸易系统发生的。在殖民时期之前,英国从印度生产商那里购买纺织品和大米等商品,并以正常的方式支付-主要是用白银-就像他们对任何其他国家所做的那样。但在1765年,东印度公司控制了印度次大陆并建立了对印度贸易的垄断后不久,情况发生了变化。
这就是它的工作原理。东印度公司开始在印度征税,然后巧妙地将这些收入的一部分(约三分之一)用于购买供英国使用的印度商品。换句话说,英国商人没有自掏腰包购买印度商品,而是免费购买,用刚刚从农民和织布工手中拿来的钱从他们那里购买。
这是一次大规模的诈骗盗窃。然而,大多数印度人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因为收税的代理人与来购买他们商品的代理人不同。如果是同一个人,他们肯定会感到可疑。
一些赃物在英国消费,其余的再出口到其他地方。再出口系统使英国能够为从欧洲进口的商品提供资金,包括铁、焦油和木材等战略物资,这些材料对英国的工业化至关重要。事实上,工业革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印度的这种系统性盗窃。
最重要的是,英国人能够将赃物卖给其他国家,价格远远高于他们最初为他们购买的价格,不仅将货物原始价值的100%据为己有,还将加价收入囊中。
1858年英国国王接管后,殖民者给税收和购买系统增加了一个特殊的新转折。随着东印度公司的垄断被打破,印度生产商被允许直接向其他国家出口他们的产品。但英国确保这些商品的付款最终到达了伦敦。
这是怎么回事?基本上,任何想要从印度购买商品的人都会使用特别的议会钞票-一种只由英国王室发行的独特纸币。而获得这些钞票的唯一方法就是用黄金或白银从伦敦购买。因此,交易商将用黄金向伦敦支付账单,然后用这些钞票向印度生产商付款。当印度人在当地殖民办公室兑现这些钞票时,他们从税收中拿出了卢比--这是刚刚从他们那里收来的钱。因此,再一次,他们实际上根本没有拿到报酬;他们被欺骗了。
与此同时,伦敦最终得到了所有本应直接进入印度人手中的黄金和白银,以换取他们的出口。
这种腐败的体系意味着,尽管印度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顺差令人印象深刻-在20世纪初持续了30年-但它在国民账户中显示为逆差,因为印度出口的实际收入全部被英国侵占。
一些人指出,这一虚构的赤字证明印度是英国的累赘。但事实恰恰相反,英国截获了大量理应属于印度生产商的收入。印度是下金蛋的鹅。与此同时,赤字意味着印度别无选择,只能向英国借钱为进口融资。因此,整个印度人被迫欠他们的殖民霸主完全不必要的债务,进一步巩固了英国的控制。
英国利用这一欺诈性制度带来的意外之财为帝国暴力的引擎加油-为19世纪40年代入侵中国和1857年镇压印度起义提供资金。这是在王室直接从印度纳税人那里拿来支付战争费用的基础上。正如帕特奈克指出的那样,英国在印度境外发动的所有征服战争的费用总是全部或主要由印度的收入支付。
这还不是全部。英国利用这笔来自印度的贡品为资本主义在欧洲和欧洲殖民地地区(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扩张提供资金。因此,不仅英国的工业化,而且西方世界大部分国家的工业化都得益于殖民地的开采。
帕特奈克确定了殖民印度从1765年到1938年的四个不同的经济时期,计算了每个时期的开采量,然后从每个时期的中期到现在,以适度的利率(约5%,低于市场利率)进行复合。把所有这些加在一起,她发现总流出的资金达到44.6万亿美元。她说,这个数字是保守的,不包括英国在统治期间强加给印度的债务。
这些都是令人眼花缭乱的金额。但是这个排泄物的真实成本是无法计算出来的。如果印度能够像日本那样将自己的税收和外汇收入投资于发展,那么历史可能会有怎样的不同,谁也说不准。印度很有可能成为一个经济强国,几个世纪以来的贫困和苦难是可以避免的。
所有这一切都是对英国某些强势声音鼓吹的乐观叙事的一剂发人深省的解毒剂。保守派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声称,英国的统治帮助了印度的发展。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在担任首相期间断言,英国的统治对印度是一个净帮助。
这种说法在大众的想象中获得了相当大的吸引力:根据2014年YouGov的一项民意调查,50%的英国人认为殖民主义对殖民地有利。
然而,在英国统治印度的整个200年历史中,人均收入几乎没有增加。事实上,在19世纪下半叶-英国干预的鼎盛时期-印度的收入暴跌了一半。从1870年到1920年,印度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下降了五分之一。数千万人不必要地死于政策引发的饥荒。
英国没有开发印度。恰恰相反--正如帕特奈克的研究表明的那样--印度发展了英国。
这对今天的英国有什么要求呢?道歉?绝对一点儿没错。赔款?也许吧--尽管全英国没有足够的钱来支付帕特奈克确定的金额。在此期间,我们可以从澄清这个故事开始。我们需要认识到,英国保持对印度的控制不是出于善意,而是为了掠夺,英国的工业崛起并不是像我们教科书上所说的那样,从蒸汽机和强大的机构中产生出独一无二的东西,而是依赖于从其他土地和其他民族进行的暴力盗窃。
编者按:这篇文章的前一个版本错误地将英国统治的开头误认为是1847年。正确的年份是1858年。
在这篇文章中表达的观点是作者自己的,并不一定反映半岛电视台的编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