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是多语种的,但你需要学习普通话

2020-07-26 22:12:56

地缘政治和互联网的全球普及正在造成东西方语言的鸿沟。

互联网正在成为明天地球村的城市广场。-比尔·盖茨(Bill Gates)。

互联网的语言已经从以英语为主转变为多种语言。但互联网似乎强化了一些主要语言,使大多数其他语言面临被排斥的风险。汉语普通话正在以牺牲其他语言为代价,迅速成为互联网的主导语言之一。

如果正如比尔·盖茨所说,互联网是一个城镇广场,那么你需要学习普通话,以便在未来的数字村庄中拥有话语权。

地球上有80亿人口,195个国家,超过6500种语言。在80亿人中,地球上近一半的人没有定期的互联网接入。而这些无法进入的人中有很大一部分居住在最不发达国家。

考虑到这些统计数据,看到全球语言在互联网上的分布是很有趣的。

有10种语言占所有Web流量的75%。英语和普通话作为网络流量最大的最常用语言并驾齐驱。占全球流量的近50%。

主要的英语国家(美国和英国)的总人口约为4亿,远低于中国的12亿人口。在中国人口中,有4.8亿人还没有上网。

简单地说,占全球人口15%的人口看到他们的当地语言主导了50%的网络流量。

根据这些数据点,互联网似乎正在导致正在使用的语言的收缩。

为什么在有这么多其他语言的情况下,英语和汉语作为互联网的语言占据主导地位?

因为在2000年到2020年的20年间,美国、中国和其他更发达的国家经历了显著的互联网用户增长。与欠发达地区不同的是,这些语言经历了先行先试和早期采用的优势,使它们在全球75%的网络流量中占据主导地位。

凭借这一早期的优势,用这些语言开发了许多有用的内容,并将其添加到全球网络中。

随着新兴国家(往往是欠发达国家)获得互联网接入,他们被迫在从头开始构建有用内容或选择具有良好内容和网络效应的主流语言之间做出选择。

“能识别30种欧洲语言的著名引擎(谷歌)只能识别一种非洲语言,不能识别美洲或太平洋本土语言。”丹尼尔·普拉多。

维基百科只是一个网站,但即使是这一小池也表明,互联网上的信息宇宙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看起来非常不同。

由于语言经常与文化交织在一起,在线可用语言的签约引发了互联网上的公平问题。即:如果语言在网页上的表现不平等,那是不是意味着网络上的文化表现也收缩了?

这可能表明,它可能的新用户上线后必须选择另一种语言来导航网络,并随后融入这种全球文化。

中国在非洲正在进行的投资在互联网的语言构成方面创造了一个有趣的潜在转变。非洲在没有互联网接入的全球人口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代表8亿人口的非洲人中有近70%无法进入。

随着Starlink等倡议和其他基础设施投资的展开,非洲将在未来十年越来越多地加入全球互联网网络。无论他们是因为中国还是美国的投资而加入,这些新用户很可能会因为预先建立的网络效应而使用两种主要语言中的一种。

研究表明,在线说小语种的人经常会选择用大语种上网,即使他们说得不好。

但StarLink是一项未经验证的技术,实施过程缓慢。另一方面,中国的投资已经在非洲大陆进行。而且,随着非洲人加入互联网,他们似乎更喜欢移动接入。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像华为这样的中国公司已经显示出快速实施基础设施的能力。因此,可能是现有的基础设施投资造成了这样一种情况,即8亿非洲人中的许多人默认使用中国的网络内容。这将使普通话成为网络上最占主导地位的语言。

中国风格的互联网与西方风格的互联网是不同的。中国的标准是臭名昭著的国家控制的经济,对媒体和其他类型的内容实行威权控制。这是一个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互联网,即:国家利益先于个人利益。这往往与西方关于个人自由、以隐私为导向的法规和言论自由的理想背道而驰。

这些各自网络的不同方面创造了支持其各自网络思想的不同技术和公司。

分歧的例子:像微信一样,一个集P2P聊天、社交网络服务和支付平台于一体的公司。许多西方个人会对将所有数据打包到一个应用程序中的隐私相关问题犹豫不决。在西方,有比特币、Signal和Facebook等面向隐私和安全的技术。

与英语国家相比,中国和普通话更有可能成为整个亚洲地区(印度除外)的主导力量。这使得普通话有可能成为网络的主导语言。

无论语言平衡是否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倾斜,面向普通话的网络内容仍将在互联网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不同的政策和由此形成的后续技术将是值得关注的。对于有抱负的数字工作者来说,它们代表着一个机会,可以弥合不同技术之间的差距。

资本和能源一样,也是一种休眠的价值。要让它变得生动起来,我们需要超越看资产的本来面目,积极地去思考它们可能的样子。

它需要一个过程,将资产的经济潜力固定为可以用来启动额外生产的形式。

创造和管理独特的数字信息资产的能力就像创造和积累潜在的力量。由于互联网的语言将由少数人主导,由这些主导语言强化的文化理念将在发展中的社区中传播。

影响力是通过利用互联网的网络效应将大量人群连接起来而获得的。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网络,它的价值会增长,互联网会汇聚到几种语言和东西方的分水岭上。

展望未来,成为一名单语者将被证明是一个巨大的机会成本,因为它代表着控制全球意识形态叙事的劣势。

随着中国地缘政治战略在未来几十年的实施,普通话在非洲和发展中国家的采用率有望持续增长。因此,对于想要在日益互联的世界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个人来说,说两种最主要的语言是有意义的。

学习普通话将使互联网用户能够接触到大量且不断增长的独特互联网内容。融合了不同的过程、独特的思想和意识形态。

互联网的未来将是一个多语言的全球社会的特征,在这个社会中,多国语言的效用变得非常重要。通过学习普通话,你为自己打开了一个更广阔的机会世界,让自己定位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互联网的网络效应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