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四大真理

2020-07-26 23:42:49

佛教的四大真理构成了佛陀教义的核心。这些都在佛陀发表的第一次布道中得到了解释,被称为D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在英语中大致翻译为“设置法轮或运动中的真理”。

理解四个圣理是一个庞大的课题,需要详细而透彻的解释,不可能用一篇博客文章来涵盖。然而,我在这里提供的信息将作为那些希望理解佛陀教义的人的介绍性文本。

佛陀的教义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提到,他的教义应该通过直接的经验来理解,而不是简单地相信他所说的话。

他所说的经验可以通过不同的正念练习和冥想来验证。这些在经文(经文)中都有提及,世界各地的很多人都在实践。

四个崇高的真理构成了可以应用于日常实际生活的根深蒂固的哲学的基础。他的教导的主要焦点是此时此地的未来。虽然这些教学是在公元前500年左右进行的,但它们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至今仍然适用。

乍一看,你可能会发现佛教非常悲观,因为它是从苦或苦的概念开始的。DUKKHA是巴利语中的一个词,由两个词组合而成:DUDU是“努力”的意思,KUKKHA是“忍耐”的意思。

把“苦”翻译成英文,也就是“苦难”,是对这个词的过分简单化。不幸的是,英语中没有直接对应的词语。它有更深层次的含义,我们下一步将探讨这一点。

“DUKKHA”这个词比英语单词“痛苦”要微妙得多。它包括伤害、疾病、衰老、精神痛苦、死亡、悲伤、悲伤、痛苦等等。它还包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挫折,如失望、不满和恼怒。

当咖啡厅的服务员递给你一杯拿铁,而不是你要的卡布奇诺时,你会感到沮丧。

我可以滔滔不绝,但你明白我的意思。所有这些都是苦差事。现在你可能会争辩说,这只是日常生活中正常的一部分。你怎么能称它为苦或苦呢?这发生在我们所有人身上,这很正常,对吧?

你可能会争辩说,真正的苦恼是心爱的人去世,或者一夜之间失去了工作,或者因为经济崩溃而失去了所有的收入,或者离婚了。这些都是更紧迫的事情。没错!你是对的。以上都是苦差事。

但这是大多数人不理解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小挫折和不满会对我们的心理产生累积的负面影响。它以一种微妙的方式生长得非常缓慢。

虽然心爱的人的死亡最初会让人伤心欲绝,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伤口会愈合的。创造的空虚可能永远不会消失,但最终,它的很大一部分会被时间填满。然而,在许多情况下,对我们心灵造成的微妙伤害没有被察觉。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挫折感会积累到这样的程度,以至于一个人不得不结束自己的生命来逃避痛苦。问题是,我们已经将压力、焦虑和抑郁等疾病正常化,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例如,你可能会争辩说,丢掉工作也比被粗鲁地说话要糟糕得多。现在,这取决于你的个性。

但总的来说,我观察到,人们很快就会忘记他们在失业时期所面临的困难。但即使多年后,他们仍然记得那次他们受到虐待或粗鲁言辞的事件。

一旦你找到一份新工作,你就会忘记失去旧工作的痛苦。但是冒犯和贬低行为的事件会直接进入你的潜意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会积累起来,造成巨大的精神痛苦,有时甚至会在肉体上表现为一种疾病。

同样,你可能会争辩说,一个人无法逃脱生活中的这些不愉快。没错!你又说对了。但问题是--你打算在多大程度上忍受这些不愉快?我们所说的人生起起落落,只不过是一些事件而已。它们没有好坏之分。

第一种是简单地理解痛苦,如疾病、伤害、衰老、死亡、悲伤、绝望、悲伤等等。它包括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我们上面已经报道过这种痛苦了。

还有第二种痛苦是由变化引起的。每件事都会发生变化,最终都会结束。没有永久这回事。然而,心灵渴望永恒,因此,痛苦就出现了。例如,期望在关系、友谊、工作等方面有可靠的依恋,会导致不快乐。

最后,佛陀所说的第三种痛苦是由条件反射状态造成的痛苦。用来形容这种痛苦的单词是“Sankara”,不幸的是,没有一个平行的英文单词可以形容它。有五种条件状态,也被称为五种集合体,或五种状态,其中一种是身体上的,另外四种是精神上的。

现在我们来想一想。如果你仔细观察,第一圣洁真理的陈述和第四圣洁真理的陈述是矛盾的。

第一个圣理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在受苦,而第四个圣理说有一条出路。这两种说法怎么可能都是真的呢?

你看,第一圣理的陈述不是绝对的,因为苦伽是出于无知或狂热而生的。因此,一个人认为这个世界是苦行。对第四个崇高真理的理解使我们能够体验世界的本来面目。

现在我们知道了苦是什么,让我们进入下一个部分:痛苦的起源。

痛苦的起源是对三种欲望的执着(或罗巴),也被称为坦哈(梵语中的Trishna)。

这种渴望或口渴伴随着对感官愉悦的执着。我们总是寻找能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例如,我们看到一辆好车就会感到兴奋,而获得这辆车的强烈愿望是发自内心的。在佛教中,这是苦行的开始。

任何能满足视觉、嗅觉、听觉、味觉和触觉这五种感官渴望的东西都是格摩坦哈。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这些渴望只会带来暂时的满足。

当你把注意力放在感官愉悦的物体上时,那一刻就标志着痛苦的开始。这种渴望的问题在于它是永无止境的。你拥有的越多,你想要的就越多。

另一个例子是吃你最喜欢的食物或甜点。即使你吃完了,你也会想要更多。对于一些人来说,这种渴望在一两天后又会回来,而对另一些人来说,这种渴望会立即出现。

然而,过去对心灵的制约是如此强烈,以至于我们看不出它有什么问题。一般来说,偶尔几分钟的强迫行为会造成长期的健康后果。

巴瓦坦哈是以某种方式获得永恒的愿望。一个例子是死后继续在天堂领域作为意识存在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对生命和存在的依恋如此之高,以至于一想到死后就不存在了,就让人感到恐惧。

同样的,成为一名渴望开悟的僧侣也是婆罗门坦哈。修行冥想,吟诵咒语,表演仪式,以达到涅槃(从出生、死亡和重生的循环中解脱)的愿望,再次是婆罗门坦哈。

这个坦哈很容易被误解。例如,当我几年前开始修行时,我发现自己落入了这个陷阱。

当我更多地阅读这些经文的哲学方面时,我印象深刻,立即开始向我周围的人布道,即使他们并没有要求这样做。

我对这些哲学思想建立了如此强烈的认同感,以至于过去当人们表现出不感兴趣的时候,我就会感到不安。

但是,我渴望成为“最有学问”和“无所不知”的人,这让我失明了。我总是留意别人对我的看法。我不喜欢人们不同意我的想法。

我所意识到的是,我又一次落入了同样的世俗陷阱。我在间接地寻求作为一名灵性教师的认可。被称为伟大老师的愿望迷惑了我。这种对被认可和表扬的渴望也是婆罗门坦哈。

还有另一种类型的坦哈,它与婆罗门坦哈正好相反。它被称为Vibhava Tanha,那是摆脱事物的愿望。

这种渴望通常发生在我们的努力失败的时候,比如建立一个有利可图的生意或获得精神上的启迪。我们很快就会对目前的环境感到幻灭,并开始反对它,认为它是我们痛苦的根源。

因此,我们产生了一种想要摆脱导致不快乐的东西的愿望。例如,人们看到,对金钱和名望不再抱有幻想的人会转向灵性来寻求安慰。问题是,他们创造了另一种在精神上寻求和平的愿望。

我们想要消除所有的负面情绪,比如愤怒、贪婪、仇恨、嫉妒、怨恨、焦虑等等。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下意识地产生了一种欲望,想成为不受这些情绪影响的东西。

第二个高尚的真理是关于实现和一代洞察力(而不是一种愿望)来放手欲望。当我们产生一种想要放弃其他吸引人的欲望时,我们就陷入了一个永无止境的陷阱,这就是大多数人修行出错的地方,只是后来幻想破灭了。

通过洞察力冥想,一个人可以思考欲望的本质和它们的起源,这给了他们洞察力,让他们摆脱对这些欲望的依恋或认同。

这里的想法并不是要摆脱所有导致欲望的想法,而是简单地认识到它们是心灵的条件反射。欲望本身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对欲望的依附(或把握)。

心灵的条件作用是无常的,也就是说,它一直在变化;因此,执着于不断变化的东西必然会带来痛苦。

然而,好消息是,这种局限是可以逆转的,这就把我们带到了第三个崇高的真理--停止痛苦。

第三个崇高的真理可能是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最具挑战性的概念之一。我很难理解停止的意义。大多数人误以为停止就是压制或压制,这不是真的,而且极具破坏性。

仅仅从理智上理解这些崇高的真理并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这些概念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实际应用才能实现。

佛陀说,一切受制于升起的事物都会受制于停止。这意味着我们不应该在无常的事物中寻求庇护。那永远不会给我们带来持久的幸福。

一小块一小块地追求快感会让我们上瘾。我们渴望更多,因为再多的东西也不会给我们带来持久的满足感。

我们渴望的短暂的多巴胺分泌不会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快乐;事实上,它是一种痛苦。也就是说,为同样的事情制造厌恶的感觉也是痛苦的。

这不仅仅是一些抽象的哲学。您可以实际应用这些概念。但是,有效地做到这一点的唯一方法是培养一颗清晰的冥想心灵,它不容易被外界的干扰所腐蚀。头脑需要正确的训练才能体验沉默。

只有在沉默中才会有深刻的洞察力,才能让智力达到最高水平。问题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头脑都在酝酿着这样一种想法,即为了追求幸福而获得感官愉悦的对象。

我们追逐不同的目标,希望它们能提供持久的幸福,但这并没有实现。

前一刻我们想吃糖果,所以我们吃巧克力来满足这种渴望,几分钟后,我们开始玩视频游戏,几分钟后,我们正在浏览我们的社交媒体订阅源。我们就像个瘾君子一样不停地用一件物品替换另一件物品。

但是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你嘴里那块巧克力的味道就消失了。你厌倦了玩电子游戏,社交媒体订阅会在某一时刻结束,但你仍然处于同样的不安状态,因为你创造了对无常事物的依恋。

佛陀反对任何形式的极端修行。当他开悟时,他意识到人们要么完全被感官愉悦所迷惑,要么为了获得解脱而实行极端的禁欲主义。

欲望可以欺骗我们,以至于一个人甚至可以执着于结束自己的生命来结束痛苦。这是对彻底毁灭的渴望,确保死后无一幸存。

这两者都会阻碍涅槃(或开悟)的道路,因此,佛陀提倡中道。他宣称,依恋和厌恶都会产生源于无知的痛苦。

依恋什么?对无常事物的依恋。对什么的厌恶?对丢弃引起渴望的东西的反感。那么解决方案是什么呢?只是不想再渴望了。

我知道这一切听起来很抽象,甚至可能感觉像是压抑,但事实并非如此。对于初学者来说,放手的概念相当混乱,经常被误解,但通过反省和深思的实践,它是可以实现的。

要训练我们的头脑“放手”,我们必须学会接受内在产生的一切。接受是走向复苏的第一步。我记得我修行的第一年,我是多么的痛苦。

冥想所做的就是把我们潜意识的内容带入意识中。这些是深埋在我们潜意识中的一些最不舒服的感觉和创伤。

我得到的启示是如此的压倒一切,以至于很多次我都想过完全停止冥想。太过分了。我本希望冥想能给我带来快乐和平静,但事实恰恰相反。

然而,过了一段时间,我开始体验到我所希望的平静。不仅如此,我还能够非常平静地反思那些我压抑多年的想法。

我学到的教训是,我们必须经历一点痛苦才能放下痛苦的原因。但这种痛苦是暂时的,它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行使了一种授权的控制,而不是压制。

我们接受这种痛苦,欢迎它,让它有意识地出现,发挥它的作用,最后--让它过去--看着它结束。当我们放下那些起起落落的东西时,我们就体验到了空虚的终极快乐。这项练习需要通过训练头脑来培养耐心。

人类的头脑是如此容易受骗,以至于很容易被这种解放或启蒙的想法所吸引。但这只是另一个陷阱(这是Vibhava Tanha-在第三个崇高真理中解释的)。

虽然前两个圣理听起来很悲观,但第三个圣理给了我们一个保证,那就是有一条走出苦海的路。只有深思熟虑的心才能认识苦行的本质,才能找到解脱的道路。

这样的心是通过修行佛陀在第四圣理中教导的八重道而发展起来的。

第四个崇高的真理谈论的是八重道,或称塔坦吉卡Magga,它提供了一条走出苦海的途径。这条道路是通过实践以下几点来发展的。

Sila或道德-来自正确的言辞(Samma-vaca)、正确的行动(Samma-kammanta)和正确的生计(Samma-ajiva)。

三摩地(或称专注)-来自正确的努力(Samma-Vayama)、正确的正念(Samma-Sati)和正确的专注(Samma-Samadhi)。

正确的理解伴随着反思和沉思。理解为什么事情是这样的,而不是我们想要的样子。当我们根据我们之前的局限,将我们的意义赋予事物本来的样子时,问题就出现了。

我看世界的方式可能与你的大不相同。这让我说对了吗?这件事没有对错之分,事情就是这样。例如,你可以看着一朵美丽的玫瑰,欣赏它的美丽,却不想采摘和占有它。

当你赋予玫瑰花特殊的意义时,你会想要买一束,把它们放在花瓶里,然后把它们放在你的起居室里作为装饰品。那朵美丽的花不是给你带来乐趣的。只是欣赏美,不要产生占有的欲望。

无论我们多么努力地强迫事情按我们的方式去做,它们永远都不会改变。正确的理解使我们能够通过直接的感知和理解来接受前三个高尚的真理。为此,必须培养心灵的纯洁性。

这里的“渴望”一词并不表示渴望。看起来可能是这样,因为我们正在把巴利语单词“sankappa”翻译成英语。

与欲望不同的是,这里提到的愿望不是出于无知,而是上述的正确理解。

正确的愿望不是从绝望中寻求开悟而来的。它伴随着理解真相的意图或动作而来。我们的直觉智慧告诉我们,有一些东西超出了我们所知的真实世界。

我们想要揭开的终极现实或真相。但是,受限的头脑阻碍了我们探索这一真理。它把我们困在琐碎的世俗欲望中。

口语很有分量。没有想到的喋喋不休、闲聊和流言蜚语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说话是最难控制的事情之一。

内心不快乐的人不会注意自己说的话,这样做的时候,他们会下意识地将自己的恐惧和不安全感投射到其他人身上。

我们最终会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而说不友善的话来伤害别人。我们的自我可能会在那一刻感到满足,但后来我们会后悔。通过重复这样的行为,我们训练自己变得更加愤怒和对他人不友好。

我们觉得只要撒个小谎就可以逍遥法外。我们通过反复的行动养成了无意识撒谎的习惯。但只有在这个时候,哪怕是一个微小的无意识行为都会回来困扰我们。

正确的行动包括不做伤害自己或他人的事情。它包括以下内容:

正确的生计是关于思考你所做的工作的性质,以养活你自己和你的家庭。例如,如果你是一个纯粹为了利润而破坏生态的行业的一部分,你的生计是错误的。

如果你依赖于通过出售有害物质或从事伤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恶意活动而蓬勃发展的企业,你需要反思更多。

正确的生计是我们在现代需要思考的事情,因为我们对赚取财富的贪婪正在摧毁这个星球。我们不体贴的态度,加上缺乏同理心,正在给别人带来不幸。

我们认为我们可以逃脱惩罚,但是因果报应有办法解决问题。我们迟早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我们将无法通过借口和否认来逃避。

佛陀的一个学生对他的冥想修行感到气馁,他向佛陀寻求指导。这位佛陀的学生是一名琵琶演奏家(在印度也被称为“锡塔尔”)。

于是佛陀问他:“如果你拧紧琵琶的琴弦会怎么样?”学生回答说:“琴弦会断的。”接着,他又问:“如果你松开琴弦会怎么样?”学生回答说,“听起来不太好。”

从上面的讨论中学到的是对我们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