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彩色照片中的德国前线,1914-1918年

2020-08-09 12:14:52

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年)德国前线的彩色照片是汉斯·希尔登布兰德(Hans Hildenbrand)拍摄的。虽然彩色摄影至少在1879年就已经存在,但直到几十年后才变得流行起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拍摄的绝大多数照片都是黑白的,这给冲突带来了一种赤裸裸的美学,主导了我们对战争的视觉记忆。

“1914年,德国是世界摄影技术的领先者,对其宣传价值有最好的把握,”R.G.格兰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决定性的视觉历史”一书中写道。“大约有50名摄影师在其部队中安插,相比之下,法国只有35名。英国军事当局落在了后面。直到1916年,一位英国摄影师才获准进入西线。“。但在他的同胞中,只有希尔德布兰德拍过彩色照片。

因此,希尔德布兰德的图像以近乎虚幻的生动脱颖而出,这不仅是因为他使用了彩色胶片,也是因为他相对长期地使用了一种相当新的媒介。在大公遇刺前三年,他已经在他的家乡斯图加特成立了一个彩色电影协会,并早在1909年就尝试了自动镀铬印刷。

希尔登布兰德的场景都是摆好姿势的,不是出于宣传的原因,而是因为他合作的电影不够敏感,无法捕捉到运动。尽管如此,与大多数当代图像相比,它们让我们对形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希尔登布兰德的全部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事是他记录破坏场景的方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双方在让摄影师记录什么样的场景方面变得更加挑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摧毁的教堂的形象是一个持久的主题。

希尔德布兰德的作品几乎算不上美化,他的作品似乎表达了我们现在,一百年后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看到的东西:它的苦难,它无用的压迫感,以及它留下的令人难以忘怀的破坏。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世界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气候的重要转折点。这场战争及其直接后果引发了无数的革命和起义。四大(英国、法国、美国和意大利)在1919年巴黎和平会议上达成的一系列条约中,将他们的条件强加于战败国,其中最著名的是德国和平条约:凡尔赛条约。

最终,由于战争的结果,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奥斯曼帝国和俄国帝国不复存在,许多新的国家由他们的遗骸建立起来。然而,尽管盟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并在和平会议期间成立了国际联盟,以防止未来的战争),但仅仅20多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