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研发支出继续保持两位数的百分比增长,但很可能达不到到今年将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5%提高到2.5%的长期目标。但诺丁汉大学(University Of Nottingham)中国宁波分校的科学政策专家曹聪表示,没有达到目标“不应被视为失败,因为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在以高于GDP增速的速度增加研发支出”。
国家统计局昨天报告,2019年公共和私人科技总支出比前一年增长12.5%,达到2.21万亿元人民币(3220亿美元)。基础研究经费占6%,应用研究经费占11.3%,开发经费占82.7%。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23%,比上年提高0.09个百分点。
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占GDP的2.5%的目标在中国最近的五年规划和15年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做出了明确的阐述。相比之下,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8月5日的主要科学技术指标,2018年美国的研发支出占GDP的2.83%,该组织涵盖了全球37个最大的国家经济体。2018年,OECD整体研发支出占GDP的2.38%。2018年,以色列和韩国的支出分别占GDP的4.9%和4.5%。
根据经合组织的购买力平价比较,就绝对支出而言,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研发支出国,2018年中国的研发支出为4680亿美元,而美国的投资为5820亿美元。但曹和其他分析师预计,中国将继续缩小差距。曹指出,中国在2019年通过了几个研究里程碑。基础研究投资在10年来徘徊在略高于5%的水平后,首次达到总支出的6%。国家和地方财政用于研究的总支出首次突破1万亿元。他预计新的、雄心勃勃的目标将在下一个5年和中长期科学计划中设定,这些计划目前正在讨论中。
上海大学创新经济专家谢雪梅表示,新计划的研究重点尚未确定。她说,目前还不清楚新冠肺炎危机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这些计划。但她认为,将更多地强调加强医疗系统、公共卫生应急能力,以及总体上的生命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