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对香港的国家安全法持开放态度-略有开放

2020-09-06 08:59:47

不久之后,包括微软(Microsoft)、推特(Twitter)和谷歌(Google)在内的多家科技巨头表示,他们将停止处理香港当局提出的用户数据请求,担心所请求的数据可能最终落入北京手中。

但苹果明显没有出现在名单上。相反,苹果公司表示,它正在“评估”新法律。

当TechCrunch联系到苹果时,苹果没有说明自新的国家安全法生效以来,它收到了香港当局多少要求提供用户数据的请求。但该公司重申,它没有直接收到来自香港的用户内容请求。取而代之的是,它依赖于一项历史悠久的所谓司法互助条约,允许美国当局首先审查外国政府的请求。

苹果表示,它将香港用户的iCloud数据存储在美国,因此香港当局对用户内容的任何请求都必须首先得到司法部的批准,而且在将数据移交给香港之前,必须由美国联邦法官签发逮捕令。

该公司表示,它收到的来自香港的与欺诈或被盗设备有关的非内容请求数量有限,自国家安全法出台以来,它从香港当局收到的请求数量将包括在即将发布的透明度报告中。

2019年,香港当局提出了604次设备信息请求、310次财务数据请求和10次用户账户数据请求。

报告还说,苹果在去年下半年收到了5295份来自美国当局的要求,要求提供与80235台设备相关的数据,比前六个月增加了7倍。

苹果还收到了美国当局提出的4,095项请求,要求将用户数据存储在iCloud中,涉及31,780个账户,是前六个月受影响账户数量的两倍。

报告称,它收到了美国当局提出的2,522项要求保留6,741个用户账户数据的请求,使执法部门能够获得访问这些数据的正确法律程序。

苹果还表示,它收到了0-499份国家安全请求,涉及15,500至15,999名用户或账户的非内容数据,比前一份报告增加了40%。

根据司法部制定的规定,科技公司只能报告范围内的国家安全请求数量。

该公司还发布了两封来自2019年的FBI国家安全信件,简称NSL,该公司请愿公开这两封信。这些信件是由联邦调查局发出的传票,没有司法监督,通常带有封口令,阻止公司披露它们的存在。自2015年“自由法”(Freedom Act)出台以来,联邦调查局(FBI)被要求定期审查封口令,并在认为不再必要时解除它们。

苹果还表示,它收到了54个来自政府的请求,要求从其应用程序商店中删除258个应用程序。中国提交了绝大多数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