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维多利亚人要感谢消费主义吗?

2020-09-14 13:01:19

2020年左右的美国家庭生活感觉与19世纪的伦敦人或利物浦人相去甚远。但维多利亚时代的装饰和舒适概念跨越大西洋,在那个时代本身已经淡出历史书籍和电视上的时代片段很久之后,在美国的想象力和家庭中占据主导地位。

从那时起,维多利亚时代的物质文化就深深地印在了现代读者和观众的心理上。它的持久力归功于19世纪的小说家和记者,他们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品味和奢侈,也归功于电影和电视制片人,他们让那些有时过热但丰富的描述得以延续。

“维多利亚式”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方便但不精确的速记,代表了一种在任何意义上都很沉重的风格。“维多利亚装饰”让人联想到拉上窗帘的房子,光线在那里熄灭,房间里摆满了昏暗、沉重和塞满东西的家具。维多利亚时代的房间,正如我们想象的那样,是各种东西的庙宇(或陵墓),每一面-壁炉架、桌面、架子、餐具柜-都被陶瓷雕像和纪念品遮挡住了,每一英寸的墙壁上都挂满了油画和肖像。

在19世纪的英国,在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期间,工业化、城市化和帝国的扩张,加上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使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物品。主流惯例并不鼓励那些有能力的人成为极简主义者。

资产阶级家庭生活给当代人带来的负担并没有消失。“当一个人积聚了一大批家具时,认为它是属于他的,这是愚蠢的。相反,他才是属于他的家具的人,“1854年讽刺杂志”Punch“上关于”家具的暴政“的一句俏皮话写道。

庞克最著名的漫画家和插画家之一爱德华·林利·桑伯恩(Edward Linley Sambourne)和他的妻子玛丽恩(Marion)住在伦敦肯辛顿和切尔西区斯塔福德街18号的一所房子里。他们在19世纪70年代作为新婚夫妇搬进来,一直住在那里,直到40年后去世。斯塔福德露台18号作为博物馆保存下来,是一座设施齐全的维多利亚晚期舒适神庙,大部分原始物品仍在原地。马里恩的日记记录了这座房子的生活,并保存了一份内容清单,其中包括550多件家具。她热爱艺术和家具的丈夫一生都在增加家庭负担。博物馆网站显示,他的贪婪倾向引起了他的配偶的不安:这位房子的主人一直参加拍卖和销售,直到他去世,这一习惯“给室内增添了越来越多的物品,往往让马里恩感到绝望。”

雪莉·尼科尔森(Shirley Nicholson)从玛丽恩·桑伯恩(Marion Sambourne)的日记中为她的书“维多利亚家庭”(A Victoria Household)摘录的一个细节让我震惊:这家人有66把直立椅。正如人们预料的那样,许多人被用在餐厅和客厅里,但有十个人找到了去主卧室的路,另有十个人占据了托儿所。

显然,这在当时并没有被认为过了头。尼科尔森说,尽管同时代的人确实对桑伯恩夫妇的大量艺术收藏品发表了评论,但“当代绘画和其他室内装饰的照片显示,大多数家庭都同样挤满了家具和各种艺术品。”

历史学家朱迪思·弗兰德斯(Judith Flanders)在她的书“维多利亚家园内幕”(Inside The Victorian Home)中,逐个房间地考察了典型的资产阶级住宅,并检查了每一个房间中可能发现的物质物品。她描述了那个时代英国家庭中“不断增加的物品数量”,特别是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这造成了“物品泛滥”。

我突然想到一个描述:“有东西可以覆盖东西,有东西可以容纳其他东西,有东西可以代表更多的东西。”用来装其他东西的东西:对集装箱商店时代生活组织的预告。

维多利亚时代帮助建立了对设施齐全的家的期望,这种期望至今仍在持续。这些标准利用并加速了资源的全球流通,促进了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消费品的行业的发展,更不用说有助于刺激消费者胃口的广告和营销系统了。

虽然我在这里关注的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但西方文化和国家从来没有垄断过消费主义。历史学家弗兰克·特伦特曼(Frank Trentmann)在他的著作“物的帝国:我们是如何成为消费者的世界,从十五世纪到二十一世纪”(Empire of Things:How We成为World of Consumer-First,From the 15 Century to the 21st-First)一书中详细描述了在过去五千年中发展起来的令人震惊的复杂且覆盖全球的贸易、交换、提取和生产体系。作为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University Of London‘s Birkbeck College)的历史学教授,特伦特曼在2002年至2007年期间领导了专注于全球的消费文化研究项目。“物联网”800多页非常清楚地表明,消费主义的历史是如何远远超出了我成长的欧美背景,并塑造了我自己家族对财产的“占有一切”的态度。这本书有800多页,非常清楚地表明,消费主义的历史远远超出了我成长的欧美背景,也塑造了我自己家族对财产的“占有一切”的态度。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在个人着装和家居用品方面经历了炫耀性消费的繁荣。

明末中国也是如此,在那里可以看到一位新富起来的丝绸商人的妻子戴着凤凰形状的发夹,这是一种传统上只有皇室女士才戴的装饰品。特伦特曼写道:“奢侈无止境,中国明末清初的奢侈与欧洲记录的奢侈有一些惊人的相似之处。”炫耀性消费即使不是几千年,也是几百年来一直存在的,尽管这个词直到社会学家托尔斯滕·韦布伦(Thorsten Veblen)在他1899年有影响力的书“休闲阶层的理论”(The Theology Of The休闲Class)中创造出来。特伦特曼观察到,在17世纪和18世纪,英国和荷兰加强了这场游戏,并“创造了一种新的消费文化”,几乎提供了更多的东西:“商品的指数增长伴随着新颖性、多样性和可得性的增加,这与对商品世界的更广泛开放及其对个人自我、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的贡献有关。”

在19世纪,这一趋势不仅在英国加速,而且在世界许多地区都有所加快。特伦特曼梳理了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之间的复杂交流。商品和时尚的流通和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这取决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位置、阶级、种族和相对地位。到了1776年,亚当·斯密(Adam Smith)可以宣称消费是“所有生产的唯一目的”这种态度可能会让那些在20世纪后半叶成为公民消费者的人感到熟悉,尽管他们越来越不舒服。

我在塑造我从小到大的消费习惯和心态的态度中找到了这种日益增长的全球消费欲望的呼应,这种心态从根本上影响了我母亲对她东西的态度-并最终让她被它们淹没。在她的房子里有一台曾经是用深色实木做的瓷器印刷机。如果一件家具可以沉思,那件就会。它从我童年起就站在餐厅的同一个角落里,里面放着一堆看似无用的物品,在我想象中灯光昏暗的维多利亚时代空间里,这些东西本可以放在家里。直到我不得不处理掉它们,我才真正想知道这些零碎的东西是从哪里来的。

我现在看到的是一条家居用品的踪迹,可以追溯到时间和海洋,可以追溯到维多利亚时代和英国的商业社会,这个社会在女王的领导下成熟,女王赋予了这个时代她的名字。那个社会将其金融和行政大脑留在伦敦,将其跳动的工业心脏留在曼彻斯特和利物浦等城市,从其遥远的帝国中提取原材料,并向其出售商品。

这样想一想:在一个将大量资源投入到更好、更快、更大量生产产品的社会里,更多的人赚到了更多的钱,并且将强大的市场能量集中在城市中心,在那里可以出售帝国价值的东西。维多利亚女王主持了这一系统的扩展,但它早在她之前就存在了。

露西·沃斯利(Lucy Worsley)是“如果这些墙可以说话:一段家庭的亲密历史”(If Three Wallers Can Talk:A Inlose History of the Home)一书的作者,她提供了更多证据,表明维多利亚时代的人对创造条件和对过剩事物的胃口负有一定责任。沃斯利写道:“维多利亚时代的起居室里放的东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那些足够富裕的人“希望展示他们的工业和帝国的成果。1851年的大展激发了人们把整个世界带进客厅的想法。“。管家们在桑伯恩夫妇和他们富有的同龄人家里一定很忙。

这次展览的中心是水晶宫,这是一座桶形拱顶的钢铁和玻璃建筑,大到足以容纳世界各地的商品-终极中国出版社。在他那本异想天开的书“维多利亚物语”中,历史学家阿萨·布里格斯将水晶宫拆分成几个部分,以便传达出一种整个事情是多么令人无法抗拒的感觉。多大?。布里格斯写道,水晶宫“有293655块玻璃,330根标准铁柱和24英里长的排水沟,是所有展品中最大、最奢华的,不仅是一座容纳展品的建筑,本身也是一种象征。”

水晶宫及其物质奇迹的展示激励了维多利亚人-无论如何,有钱的扩大的阶级-把其中一些钱花在物质上,只是因为他们有能力。但这并不是沃斯利所说的“这种对拥有的狂热”的第一波热潮。早在150多年前,随着帝国、商业和国内体系的崛起,为增加各种商品的贸易(并从这些商品中获利),英国政界掀起了一股狂热。

沃斯利写道:“17世纪末,以贸易为生的城市中产阶级发明了商店和购物,这反映在一种新型家庭空间的增长上。”“可以称之为‘中产阶级’的起居室里堆满了多余的东西,它们是用来装饰的,而不是用来装饰的,但价格便宜,也不是真的漂亮:这是一个旨在稳定世界上不稳定地位的财产的堡垒。”

在“物的帝国”一书中,弗兰克·特伦特曼并没有把水晶宫看作一个奇观的巨型橱柜,而是把它看作是消费主义背后庞大商业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与巴黎世博会以及随后在许多国家举行的世博会一样,世界博览会“以一种模糊了文化和商品之间界限的方式展示了世界的产品”。

这种消费陈列的模式延续到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上半叶的百货商店。我母亲在泰勒勋爵百货公司(Lord&Amp;Taylor)和布鲁明戴尔百货公司(Bloomingdale‘s)度过了无数个小时;它们是她的目的地,是花钱和放松的绿洲,梦想着她想要的生活-或者逃离此时此刻困扰她的任何麻烦。

百货商店,就像它们之前的博物馆一样,为像我母亲这样的几代游客/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看到世界就像一个收藏的商品,仔细地陈列在玻璃下。”但他们也提供了将世界商品带回家的机会。特伦特曼说,他们是“具有自我意识的全球机构,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与当时的其他全球化力量齐头并进:世界展览、轮船、邮政服务和移民。”

节选自“杂物:不整洁的历史”,作者:詹妮弗·霍华德。版权所有©2020。经出版商Belt Publishing许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