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哲学家的托尔斯泰

2020-10-12 07:10:17

我最近读完了经典小说“战争与和平”。这部19世纪的史诗被认为是列夫·托尔斯泰的杰作,我必须说它让我大吃一惊。尤其是,我没有料到它的第二个后记,它本身就是一部截然不同的作品(而且可以说它不属于小说):一篇讨论自由意志与必然性问题的哲学论文。我知道第二个结语并不适合每个人的口味,但我个人觉得它是一个真正的珍品。

在做了一点研究之后,我还惊讶地发现,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托尔斯泰在任何哲学或形而上学的杰出人物中都很少被提及。唯一屈尊给托尔斯泰贴上哲学家标签的文章,是那些实际上更关注托尔斯泰作为邪教启动者、和平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的文章。

因此,虽然历史对托尔斯泰作为小说家的崇敬是公正和慷慨的,但我觉得他对哲学领域的贡献没有得到承认。这在一定程度上无疑是因为托尔斯泰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位哲学家,也因为他没有写任何纯粹的哲学作品(与小说和其他作品分开出版),也因为他自己批评了这类作品的价值。然而,我有理由问:托尔斯泰是一位被遗忘的哲学家吗?

简而言之,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特别是在第二个后记)中阐明的自由意志的概念是,有两种力量影响着一个人一生中的每一个时刻的每一个决定。第一个是自由意志,它驻留在一个人的思想(和/或灵魂)中,是驱使他/她按照他/她的愿望行事的东西。第二,必然性,是存在于一个人的思想/灵魂之外的一切(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身体在很大程度上也被认为是外部的),它剥夺了他/她的选择,迫使他/她按照周围环境行事。

无论我们如何看待许多人或个人的活动,我们总是认为它一部分是人的自由意志的结果,一部分是必然性规律的结果。

举一个看起来完全按照自由意志行事的简单例子:假设你在一家冰激凌店(和一些朋友),你在买巧克力或榛子之间辗转反侧。没有明显的理由说明为什么你需要吃一种口味而不是另一种口味。你两个都偏爱。它们都同样饱满,同样清爽,同样(不)健康。不管怎样,你都可以和你的朋友一起享用冰激凌。你可以自由选择!

你说:我不是,也不是自由的。但是我已经举起我的手,让它落下。每个人都明白,这种不合逻辑的回答是对自由的无可辩驳的证明。

另一个简单的例子似乎表明它完全被必然性压倒了:比方说有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正在撞向地球。它已经进入大气层了。你向窗外望去,可以看到它正在靠近。再过几秒钟它就会击中。你没有明显的选择可供选择。你和全人类很快就会死去。你什么也做不了!

一个正在下沉的人抓住另一个人并淹死了他;或者一个饥饿的母亲因为喂婴儿而筋疲力尽,她偷了一些食物;或者一个受过训练的管教的人一听到命令就杀死了一个手无寸铁的人??对于一个知道这些人被放在…的情况的人来说,似乎更少有罪,也就是说,较少的自由,更多地受到必然性法则的约束。

然而,托尔斯泰关于这两种力的主要观点是,它们都不--事实上,它们都不可能--在我们所知的宇宙中以绝对的形式存在。这就是说,一个人永远不能(也永远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百分之百自由地决定任何事情;同样地,一个人永远不会(也永远不可能)受到束缚,以致他/她必须百分之百地在外部代理人的胁迫下行事。这是一种光谱!而每一个决定,在一个人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是的,一个人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都涉及一个决定),都在这个光谱上的某个地方。有些决定更自由,另一些则更受约束。但所有的决定都是这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这两种情况下,无论我们如何改变我们的观点,无论我们如何清楚地认识到人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联系,无论我们多么难以接近,无论时间是长是短,行为的原因是多么容易理解或难以理解,我们都不可能设想完全的自由或完全的必然性。

所以,回到第一个例子:总是有一些外部因素。也许浴缸里的巧克力比榛子多一点,所以如果你选择榛子,你会觉得有点内疚,因为你要为客厅里的巧克力用完了负责,也要为其他人稍后错过的机会而感到内疚。这句话的意思是:“也许浴缸里的巧克力比榛子多一点,所以如果你选择榛子,你会觉得有点愧疚,因为你要为客厅里的巧克力用完了负责,也要为以后错过的人负责。也许有这样一个约定,如果你吃了五次完全一样的冰淇淋,你就会得到第六个免费的,而且你之前已经点过四次巧克力了,所以这一次你会觉得有必要再点一次。或者,也许你今天根本不想吃冰激凌,但是你觉得同龄人的压力迫使你去买。你毕竟不是完全自由的!

如果我们单独考虑一个人,撇开他与周围一切的关系,他的每一个行为在我们看来都是自由的。但是,如果我们看到他与他周围的任何事物的关系,如果我们看到他与任何事物的联系--与他交谈的人,他读的书,他从事的工作,甚至与他呼吸的空气或洒在他周围事物上的光线--我们看到,这些环境中的每一个都对他产生了影响,并至少控制了他活动的某一方面。我们越是觉察到这些影响,我们对他自由的观念就越少,而我们对压在他身上的必然性的观念就越强烈。

再回到第二个例子:你总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控自己的命运。你只有几秒钟的生命了。你是否害怕地蜷缩着,趴在地板上?你会依附在你身边的亲人吗?你会抓起一把牛排刀,挑衅地朝正在逼近的小行星扔出窗外吗?还是你站在那里,僵住不动,敬畏地凝视着你即将到来的厄运的车辆?当你和你的整个世界即将被粉碎时,权衡这些选择可能看起来毫无意义;但你生命中的最后时刻,特别是如果它们是绝望的最后时刻,那些你将被铭记的时刻,难道不是吗?你怎么能确定没有人会记住你(这有关系吗)?毕竟,你并没有完全被剥夺选择的权利!

…。即使我们承认剩余的最低限度的自由等于零,我们假设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例如在垂死的人、未出生的婴儿或白痴的情况下-完全没有自由,这样做我们就会破坏我们所考察的情况下人的概念,因为一旦没有自由,也就没有人了。因此,认为一个人的行动完全受制于必然性法则而没有任何自由因素的观念,和认为一个人的行动完全自由的观念是一样不可能的。

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的哲学主张深受他同时代的德国哲学家亚瑟·叔本华思想的影响。在后来的几年里,托尔斯泰坦率地表达了他对叔本华的钦佩,他甚至断言,从哲学上讲,“战争与和平”是叔本华开创性作品“意志和表现”的重复。

叔本华的核心思想是,整个宇宙(至少就任何一个人而言)由两样东西组成:意志,它不是以物质形式存在的,但它是人的本质,它包含了一个人的所有驱动力和欲望;以及表征,它是一个人在物质领域中感觉到并与之互动的所有东西的精神模型。然而,叔本华并没有将意志描述为一个人自由的引擎,而是认为一个人被他/她的意志中充满的欲望所奴役,一个人通过审美体验从意志中解放出来(尽管只是暂时的)。

叔本华的理论反过来又直接受到伊曼纽尔·康德(Immanuel Kant)的理论的影响,康德的理论比他早一代,通常被认为是现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康德的思想(和他的作品)很多(我最近已经写过关于康德的思想),但这里最令人担忧的一点是,正如他在“纯粹理性的批判”中主要阐述的那样,宇宙中有两个领域:现象的,即我们体验和理解的物理宇宙;以及本体,即理论上的非物质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一切都以事物本身的形式存在,我们对此一无所知,除了我们能够通过实践理性推导出的东西之外,其他一切都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在这两个领域中,康德的思想(和他的作品)很多(我最近已经写过关于康德的思想),但这里最主要的担忧之一是,宇宙中有两个领域:现象的,即我们体验和理解的物理宇宙;本体,即一切都以物本身的形式存在,我们对此一无所知,除了我们能够通过实践理性推断的东西。康德认为,现象领域是由绝对因果关系(即必然的)支配的,但在本体领域存在绝对的自由意志;一个人同时存在于这两个领域的事实,是赋予一个人的决定意义的,也是使它们能够从伦理的角度来衡量和判断的。

我们可以通过历史进一步追溯自由意志的研究,从康德,追溯到休谟,到洛克,到笛卡尔,再到奥古斯丁,最终追溯到柏拉图。千百年来,在所有这些优秀人物的著作中,可以找到一些共同的概念,如物质与理想的境界、因果关系链和自由的内在本质。这种分析随着一代又一代形而上学学者的更新换代而变得更加精致,但归根结底,它几乎没有偏离古代的根源。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和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现的世界”(以及其他前作)之间当然有相似之处,但我不同意前者仅仅是后者的回归。托尔斯泰在低估自己。他的自由意志与必然性理论不同于叔本华的理论(就此而言,也不同于康德的理论)。就我所知,他解释他的理论的方式--关于自由的范围--是独创的,即使没有其他原因,也是值得称赞的,仅仅是因为它是如此清晰和容易理解。

还应该指出的是,托尔斯泰的哲学观点在他写了“战争与和平”之后的几年里,在他的晚年继续有了很大的发展。在20世纪初(当时他已经是个老人),托尔斯泰最出名的是建立了他自己的理性版本的基督教,它拒绝了东正教的所有仪式和圣礼,并获得了一批类似于邪教的追随者。在这一点上,托尔斯泰最出名的是建立了他自己的理性版本的基督教,拒绝了东正教的所有仪式和圣礼,并获得了一批类似邪教的追随者。他还采取了当时非常激进的生活方式选择-成为素食者,放弃暴力,生活和穿着像农民一样。

战争与和平有很多东西。它记述了拿破仑战争、血战、地缘政治和巨大的人力成本。它是对古老的俄罗斯贵族的怀旧图景--这个世界早已不复存在--到处都是奢华的宴会、堆积如山的仆人和通过婚姻结成的家庭联盟。这是一幅温柔编织的挂毯,描绘了主人公二十年来的生活--他们的向往,他们最热烈的欢乐,以及他们最深的悲痛。它理所当然地配得上它经常受到的赞扬,因为所有这些元素都使它成为一部经典小说。但它也值得认可的哲学论点,即托尔斯泰胡椒贯穿整个文本,他致力于这本书的最后几页,使更全面的羽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