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我们关于战象的三集系列的第二部分中,我们将看看战象的缺点。上一次(在这里),我们讨论了使战象在战场上如此强大的因素。简单地说:战象有很强的心理因素(它们非常可怕),可以彻底扰乱步兵和骑兵,让它们很容易被支持战象的部队抓住。这些用途使战象不仅在最初开发它们的印度很受欢迎,而且在亚历山大大帝的继任者中也很受欢迎,甚至远至西部的迦太基。下一次,我们将看看为什么大象在印度仍然很受欢迎,尽管我们今天将讨论这些缺点。
思考战象弱点的最好方式是结合具体的背景来看待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将集中在战象没有作为武器系统存在的两个关键领域之一:罗马世界(共和国时期和帝国时期)。正如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到了帝国时期,罗马人似乎认为大象不值得这么麻烦,并停止了对大象的使用。罗马军事作家经常贬低大象是战争武器(我们会明白为什么),尽管罗马吸收了不是一个而是三个在战争中积极使用大象的国家(迦太基、托勒密和塞琉西王国)-因此我们可以假设三套捕捉、训练和繁殖计划来维护大象-它们没有继续使用。不采用外国武器是一回事,继承整个生产综合体,还说“不,不是给我的”,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今天我们要问,“为什么?”我们已经在短期内回答了这个问题-引用特拉特曼(2015)的话说,“罗马人拒绝战象……是基于对其价值的低估计”(250)。换句话说,他们认为自己很差劲。我们知道大象在战斗中可能非常强大,所以答案肯定会稍微复杂一些。我们将从两个方面来看这一点:首先(因为这是我)在后勤方面,然后在反象策略方面,看看为什么大象在对抗罗马(或与罗马对抗)时不能取得成功。我还将推测-只是略微-这些因素中的哪些可能会解释大象战争没有渗透到的另一个主要地区:中国。
但首先,对于一些人脑海中无疑已经酝酿的反对意见,有一个必要的警告:但罗马人不是有时会用大象吗?是的,尽管罗马人对大象的使用充其量也是参差不齐的(我想指出,这是一个问题,特劳特曼(2015)在这一点上比J·M·基斯特勒(J.M.Kistler)的“战象”(War Elephants,2006)更有价值-后者对罗马人使用战象的解读歪曲了证据,以服务于论点,而不是反过来)。然而,在共和国的最后两个世纪里,罗马人确实使用了战象。
罗马人在Cynocephelae(公元前197年)有一些战象(只有20头)。反对马其顿-这些来自努米迪亚王国,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曾站在罗马一边反对迦太基。Plutarch(Flam.。8.2-5)将动物排除在战斗叙述之外,但莉薇(谁是更好的来源;丽芙。33.9)注意到他们用来瓦解马其顿的右翼,当时马其顿的右翼甚至还没有形成战斗队形。目前还不清楚这些大象是罗马人在这里取得胜利所必需的,关键行动实际上是步兵的侧翼攻击。
罗马人把大象带到了马尼西亚(公元前190年),但把它们留在了保护区;罗马人只有几头大象,而他们的塞琉西对手带来了更多的大象。此外,罗马象是体型较小的非洲象,与塞琉西人使用的大型亚洲象相比,它们实际上毫无用处。皮德纳(公元前168年)。又是对马其顿人的攻击,这很难评估,因为它的来源很差(利维关于这场战斗的叙述的一部分已经丢失)。Plutarch(Aem.。19-22)再次将大象排除在外,而莉薇停下来明确表示大象毫无用处。基斯勒(他自己依靠其他学者为他朗读拉丁文)将此解读为大象是决定性的元素;来源不能支持这种解读。利维似乎引用了这场战斗的同代人波利比乌斯(Polybius)的话,他非常清楚自己对大象的看法,“因为新发明在人类的语言中往往具有巨大的力量,但当它们被尝试时,当它们需要工作时,当它们的工作被描述出来时,它们就消失了,没有任何影响-就像战象只是一个没有任何实际用途的名字一样。”(Liv 44.41.4,我的粗略翻译)。
罗马人确实发现大象在西班牙或高卢南部(现在的普罗旺斯)等地方很有用,在这些地方,只有几头大象就能让完全不习惯和没有准备的对手感到困惑和恐惧。真正的罗马战象最后一次喘息是在公元前46年,在那里,朱利叶斯·恺撒击败了梅特勒斯·西皮奥领导的罗马军队,后者在西伯利亚拥有60头大象。
而这几乎从出生时就开始了。对于大象原生的地区,大自然(通常是与当地的人类地形结合在一起)创造了当地的“供应品”。在印度,这意味着印度北部/东北部的大象森林;北非大象(Loxodonta africana pharaohensis,托勒密和迦太基战象最可能的来源)的范围尚不清楚。因此,对于许多挥舞着大象的大国来说,贸易永远是动物的关键来源-要么与遥远的王国(塞琉西人与毛伊兰印第安王国进行贸易,以换取优越的亚洲大象),要么与生活在大象原住民森林中的几乎没有统治的周边民族进行贸易。
(我们将深入了解大象生物学的一些细节。如果你对这个话题很好奇,我非常依赖R·苏库马尔,“亚洲大象:生态与管理”(1989)。我发现关于亚洲象(Eephas Maxus)的信息比关于非洲象(Loxodonta africana和Loxodonta cycltis)的信息容易得多。)。
从这个角度来看,创建一个育种计划-就像对马所做的那样-似乎是一个很好的想法。除了一个主要的问题:一匹马需要大约四年的时间才能达到成熟,一匹母马在11个月内怀上一匹小马驹,几乎可以立即进入发情期。相比之下,大象在17年后成年,需要18-22个月的时间才能怀孕,母象通常直到幼象断奶后才交配,也就是出生后4到5年。因此,一位希望建立一群骑兵马的统治者可能会从小规模起步,然后迅速成长;一位希望建立一群战象的统治者可能会看到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众所周知,圈养大象很难繁殖,这让情况变得更加复杂。有一些猜测认为,塞琉西人仍然试图在阿帕梅亚尝试这样做,那里是他们大象的基地-无论如何,他们似乎仍然依赖进口的印度大象来维持大象军团。如果曾经为战象创建了一个自给自足的大象繁育计划,我们并不知道。
更糟糕的是,大象需要大量的食物和水。在视频游戏中,这通常表现为高额的大象“维护”成本-但这往往远远达不到为战争而饲养这些动物的现实。让我们以全面战争:罗马II为例:一单位罗马(辅助)非洲大象(12只动物)的维持费用为180美元,相比之下,80匹辅助骑兵(类型相当多)的维持费用为90至110美元-因此,一头大象(带驯兽员)需要15美元的维持费用,而一匹马和骑手的维持费用约为1.25美元(比例为12:1)。Paradox的“帝王”(Imperator)做了类似的事情,一个单位的战象需要1.08的维护费,而轻骑兵只需要0.32;除此之外,大象有很重的“补给重量”--是同等数量骑兵的两倍(所以大约是2:1或3:1的成本比率)。
信不信由你,这低估了大象的饥饿和昂贵程度。一匹罗马马的标准大麦日粮是每天7公斤大麦(每月7个阁楼中位数;PLB。6.39.12);这将通过放牧来补充。对大象食物需求的估计差异很大(部分原因是很难衡量放牧动物的饮食需求),但大象每天需要的食物超过其体重的1.5%。亚洲象每天的食物需求量估计在135到300公斤之间,包括放牧和饲料-记住,战象更喜欢体型较大的成年雄性,这意味着大多数战象将接近这个范围的顶端。因此,一头大型成年公象可能需要大约15到30倍的食物才能维持自己作为一匹稳定喂养的马,因为它需要一些放牧(可能远远少于食物需求的一半)。
在和平时期,这些大象必须被喂养和饲养,但在战役中,为行军中的这些大象提供补给的困难更是雪上加霜。我们在其他地方已经讨论过向军队提供食物的困难,但大群大象极大地放大了这个问题。塞琉西人带到马尼西亚的54头大象可能消耗的食物相当于1000名骑兵(这是一名骑手、一匹马和一个仆人来照看那匹马和它的骑手)。
但这仍然低估了大象的成本强度。在古代,把一匹马带到战场上需要一匹马,一名骑手,通常还需要一名仆人(这一点很清楚地体现在对骑兵的更慷慨的配给中,骑兵应该有仆人作为马匹的马夫,不像更贫穷的步兵,参见plb)。(见上文)。但是让一头战象去战斗是团队的努力。特劳特曼(2015)指出,大象马厩需要骑手、司机、警卫、训练员、厨师、喂食员、警卫、服务员、医生和规格。
这部分解开了我们的谜团:为什么罗马人在公元前2世纪和公元前1世纪早期使用大象?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军事系统涉及大象的盟友。但这就留下了谜题的第二部分-罗马并不是简单地没有建立一个大象计划。罗马吸收了一个大象计划,然后任其消亡。为什么?
对于资源稀缺的州-所有州都有稀缺资源-使用大象意味着不会将这些资源(食物、金钱、人员、时间和行政能力)用于其他事情。如果大象没有其他价值(我们将在下周介绍另一种用途),那么开发大象就变成了一个简单(尽管很难)的计算:与花在骑兵等其他方面的同等资源相比,大象更有可能为我赢得这场战斗吗?正如我们在上面看到的,这归结为只有几十头大象或可能有数百或数千名骑兵之间的比较。
罗马人显然打赌,投资于骑兵或步兵比投资于大象更好地利用了时间、金钱和资源,因为他们认为大象不太可能赢得战斗。鉴于罗马随后在战场上取得的壮观胜利,人们很难避免得出这样的结论:他们是对的,至少在地中海背景下是这样。这就引出了我们的结论:
训练有素的步兵实际上可以非常善于执行反象战术,这反过来又极大地降低了他们在战场上的效用。因为大象太贵了,而且很难养,它们几乎必须是战斗的胜利者,才值得带着一起去。一头稍微有用的大象就是一头被浪费的大象。
在这个背景下,值得注意的是,罗马大象灾难-罗马军队在对付大象方面灾难性失败的战斗-几乎都发生在公元前三世纪上半叶(例如赫拉克利(Heraclea,280),阿斯库勒姆(Asculum,279),巴格拉达斯(Bagradas,255))。在那之后,罗马战场上的大象一再失败,正是因为罗马人制定了一本剧本(在现代军队中,专业术语是“教义”,但谈论“罗马教义”很复杂,因为罗马人似乎没有很多正式的编纂体系。)。总有一天我们会更全面地探讨教义的概念。)。因为他打大象。
这本攻略是什么样子的?我认为我们应该首先摒弃很多同样花哨的解决方案(它们习惯出现在视频游戏中)。在Asculum,狄奥尼修斯(20.1.6)和狄奥(10.5;总结由Zonaras)报告罗马人使用了某种带钉的马车,但收效甚微;Plutarch(Pyrrhus 21.5-10)省略了这段插曲,充其量似乎是可疑的。在任何情况下,它们都不起作用。Polyaenus(Strat.。4.6.3)和Aelian(我承认,我手头没有这方面的参考资料)--这两个案例都涉及在Megara发生的一起事件。在实践中,对军事论文中过于聪明的策略的一些重大怀疑是有充分理由的-无论如何,这显然不是一种常见的策略,也不是明显的罗马策略(尽管它出现在第一部罗马:全面战争中)。
取而代之的是,对付大象的策略实际上在概念上相当简单--后来的罗马军事作家维吉厄斯设法在不到一段的时间里总结出“最佳做法”(维吉蒂乌斯3.24)。理想情况下,对付大象的应该是轻型步兵安检部队,他们的行动自由使他们能够避免大象的冲锋。那些装备有导弹武器(特别是标枪,但也有弹弓)的轻型部队应该特别瞄准驯象人,以努力让大象惊慌失措。理想情况下,也应该给大象留出逃离的空间,尽管古代的资料中充斥着它们只是被敌人的编队赶回的例子。我们的目标不是杀死大象,而是惊慌失措地把它赶走,或者更好的是把它赶过敌人。后一点值得注意:古代军事作家接二连三地指出,大象往往对自己的军队和敌人一样危险,特别是在受伤或受到惊吓的时候。
在公元前二世纪,军团有一支附属的有机轻步兵部队--天鹅绒,他们穿着轻甲,装备着标枪,非常适合执行这项任务。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特殊的编队似乎是在第二次布匿战争(Liv.。(26.4.3-10)-这种组织/战术的转变可能解释了罗马人对大象的一些明显改善。整体设置的有效性在扎马(公元前202年;Liv.。30.33起,公共汽车。15.12),在那里,汉尼拔的大象在功能上是毫无用处的。如果没有轻步兵,重步兵只要经过适当的训练和部署,就可以完成这项工作,就像在塔普苏斯(公元前46年,凯撒,德
实施反象战术的困难在于,部队必须事先做好执行这些计划的准备。总有一天,我们会抽出时间在战场上控制一支军队有多么困难,但可以说,任何需要大量士兵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同时即兴制定相同计划的计划都是非常糟糕的计划。因此,虽然概念很简单,但它需要高质量的步兵和事先进行的一些训练,才能有效地执行任务。也就是说,如果你有训练有素的步兵,并且知道为大象做准备,那么中和敌人大象的原料是廉价、可用和有效的。
当然,问题在于,到了公元前1世纪,随着罗马人对地中海大部分地区的征服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高质量的步兵比比皆是。我应该在这里指出,虽然罗马步兵显然非常擅长击败大象,马其顿步兵(安提戈尼、托勒密、塞卢西等)也是如此-大象很少分散这些军队的核心,尽管它们经常驱散侧翼的骑兵部队-我们将在下周探讨为什么这些家伙可能会继续使用大象。
但对于罗马人来说,到了公元前80年代(随着罗马内战的开始),罗马军团面临的最大威胁不是外敌,而是另一个罗马军团。即使是在帝国时期的相对和平时期,这一点仍然是正确的--虽然从公元前28年到公元230年(公元前68-69年和公元193-197年的两次重大爆发),内战很少发生,但对任何特定的军团来说,这些短暂的暴力爆发比在莱茵河、多瑙河或哈德良长城巡逻几十年要危险得多。
因此,你可以想象对于任何考虑大象的罗马指挥官来说:他可能面临的最危险的敌人(另一名罗马指挥官)已经知道如何击败大象。如果那个敌人还没有训练他的部队使用反大象战术,他一听说你已经训练并获得了一些,就会马上开始。由于反象战术既高效又功能自由(只需要现有士兵以不同的方式使用他们已经拥有的武器),任何将军如果在昂贵的武器系统上投入大量资源,然后在战场上失败,就像梅特勒斯·西皮奥(Metellus Scipio)在塔普苏斯对大象所做的那样。
如果我有读者熟悉战国、汉代或三国时期的中国军队,他们可能已经猜到了我对中国的结论。中国从未像古代地中海列强那样与战象调情,尽管特别是汉人拥有比除罗马帝国以外的任何国家都多得多的资源,而且更容易接触到大象。中国皇帝经常收到大象和大象操纵者作为贡品或战利品。然而,没有战象。正如特劳特曼(2015年)所指出的,“中国没有战象是…。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的结果。“。
Trautmann(2015)在土地利用模式中找到了解决方案:中国只是在密集的城市和农业土地利用模式下,将如此多的牧场和森林转化为农田,以至于融入大量大象不仅令人望而却步,而且在文化上也是陌生的。这是有道理的,虽然我并不完全相信。当然可以,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