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在外滩金融峰会上的讲话

2020-11-11 05:24:22

我通常不做任何翻译,因为InterConnected专注于原创工作和思考。但我觉得有必要提供马云10月24日在上海外滩金融峰会(Bund Finance Summit)上的演讲的英文版本,因为主流媒体对马云演讲以及随后蚂蚁金服集团(Ant Group)IPO取消的报道一直缺乏且过于简单化。这篇演讲值得通读一遍,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全貌。以下是我对演讲稿的非官方翻译,以中文文字记录为基础,为清晰和详细起见,稍作编辑。

我通常不做任何翻译,因为“互联”专注于原创作品和思考.。但我觉得有必要提供马云10月24日在上海外滩金融峰会上的演讲的一个英文版,虽然是我个人非官方的翻译,因为主流媒体对演讲和随后蚂蚁集团取消上市的报道很缺乏,过于简单化。整套演讲值得一读来更深层的了解整个事情,可以在这里看全文,在这里看视频.。

感谢你们邀请我参加这次峰会。我很高兴有机会与大家一起学习、讨论、交流思想。2013年,也是在上海,我参加了陆家嘴金融峰会,分享了一些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天上掉馅饼”的观点。7年后的今天,我以非官方非专业人士的身份回到上海,参加外滩金融峰会,希望与大家分享更多想法,供大家思考。

事实上,我对今天是否要在这里发言感到很纠结。但我认为这群人有一件事是义不容辞的,那就是思考未来的责任,因为虽然世界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发展的机会,但真正关键的机会只有一两个。这是一个最关键的时刻。

因此,我来到这里分享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观点,这些想法和观点是我们过去16年实践经验的结果,以及我在很荣幸地担任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联合主席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倡导者期间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专家和实践者进行的讨论和研究。

我现在基本上已经退休了,所以我想我应该在这个非官方论坛上畅所欲言,分享一个非专业人士的非专业观点。幸运的是,我发现很多专业人士不再谈论他们的职业了。

我有三个观点需要你考虑。他们可能是不成熟的、不正确的或可笑的。给他们听一听,如果他们说不通,就忘了他们吧。

第一个观点是,我们的思维有一些惯性,就像我们一直觉得,要跟上国际标准,就必须做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做过的事情。如果我们没有他们有的东西,就是所谓的空白点,我们必须在国内填补这些空白点。填补这些空缺已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

我一直觉得,考虑到今年的情况,用“填补空白”这个词是有问题的。仅仅因为欧洲和美国有一些东西,并不意味着这个东西总是先进的,值得我们自己拥有。事实上,今天,我们不应该关心什么事情应该与之保持一致,哪个国家的标准应该适应,什么空白应该填补。今天,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对接未来,如何适应未来的标准,如何填补未来的空白。我们必须弄清楚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我们真正想做的是什么,然后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如果我们总是重复别人的语言,讨论别人定义的话题,我们不仅会迷失在现在,也会错过未来。

二战后,世界需要恢复经济繁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对全球经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后来,在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巴塞尔协议谈到了风险控制,风险控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成为风险控制的操作标准。现在的趋势是,世界越来越多地只谈论风险控制,而不是发展。很少有人谈论年轻人和发展中国家的机会在哪里。

事实上,这是当今世界许多问题的根源。今天我们还看到,巴塞尔协议对欧洲整体创新能力造成了很大限制,比如在数字金融方面。

巴塞尔,更像是一个老年人俱乐部,是为了解决已经运行了几十年的金融体系老化的问题,而欧洲的老龄化体系极其复杂。但中国的问题恰恰相反:这不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问题,因为中国的金融部门基本上没有一个体系。它的风险实际上是缺乏金融体系。

与其他刚刚成长起来的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的金融业是一个年轻的行业,没有成熟的生态系统,也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中国有很多大银行。它们更像是我们身体循环系统中的大河或动脉,但今天我们需要更多的湖泊、池塘、溪流和支流,各种各样的沼泽。没有生态系统的这些部分,我们将在洪水泛滥时死亡,在干旱中死亡。因此,今天我们是一个承担着缺乏健康金融体系的风险的国家,我们需要建设一个健康的金融体系,而不是担心金融系统性风险。

它们就像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就像阿尔茨海默氏症和小儿麻痹症。乍一看,这两种疾病看起来很相似,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如果孩子服用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他或她不仅会患上老人的疾病,还会患上许多其他奇怪的疾病。

巴塞尔协议旨在用老龄化系统和过度复杂的方式来治疗老年人的疾病,我们必须思考的是,我们能从老年人身上学到什么?你必须记住,老年人和年轻人关心的是不同的问题。年轻人关心有没有学校,老年人关心有没有医院。

因此,今年世界变化的方式令人着迷,而且速度非常快。昨晚在上海,我们决定了蚂蚁金服的IPO定价。这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定价,而定价发生在纽约市以外的地方。这在五年前是不可想象的,甚至在三年前也是不可想象的,但奇迹发生了。

第二,创新必须付出代价,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承担起这一责任。

习主席曾经说过,成功不一定来自我。我把这句话理解为一种责任感。这关乎为未来、为明天、为下一代承担责任。当今世界的许多问题,包括中国的问题,只能通过创新来解决。然而,要实现真正的创新,没有人会给你指路,必须有人承担起这一责任,因为创新必然会犯错。但问题不是怎么不犯错误,而是犯了错误后能不能完善改正,坚持创新。做无风险创新就是扼杀创新,世界上没有无风险创新。没有无风险创新这回事。通常,将风险降至零是最大的风险。

在赤壁战役中,我相信曹操把所有的船连在一起,在中国和世界上都是第一艘航空母舰,但在一场大火烧毁了它之后,一千年来,中国人都不敢再去想这件事了。一旦想到那场大火,谁还想造一艘更大的船,谁还能有这种系统层面的思考?

七八年前,也是在上海,我提到了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我们一直强调,互联网金融必须具备三个核心要素:一是要有丰富的数据;二是要有基于丰富大数据的风控技术;三是要有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上的信用体系。

用这三个标准来评价,我们可以看到P2P根本不是互联网驱动的金融,但今天我们不能因为P2P就否定互联网给金融带来的创新。事实上,让我们想想看,几年内中国怎么会有成千上万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呢?我们是不是应该调查一下是什么催生了数以千计的“互联网金融”,即所谓的P2P公司?

如今,监管我们自己真的很难;很难在全球各地进行监管。创新主要来自市场,创新来自基层,创新来自年轻人。监管挑战越来越大。事实上,简和关[编者按:英文是“监管”,中文是“监管”的第一个字)和关[编者按:英文是“管理”,中文是“监管”的第二个字]是两回事。“(编者按:英文是”监管“,中文是”监管“的第一个字)和关(编者按:英文是”管理“,中文是”监管“的第二个字)是两回事。监督意味着观察你的发展,关注你的发展。“管理”指的是在出现问题或可预见的问题时进行干预。

我们很擅长“管”,但我们的“监督”能力严重不足。

好的创新不是害怕监管,而是害怕受到昨天的监管方式的影响。我们不能用管理火车站的方式来管理机场。我们不能用昨天的方式来管理未来。

监督和管理是不一样的,“政策”和“文件”也不一样。这是不允许的,那是不允许的,这些都叫“文件”。政策是激励发展的机构建设。今天,整个世界,尤其是中国,需要更多的政策专家,而不是“文件专家”。

政策制定是一项系统地解决复杂问题的技术官僚工作。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淘宝为解决系统性复杂问题所做的工作。

17年前,我们没有技术,没有数据,对未来的判断也不准确,所以我们制定了很多关于不允许这样做和不允许这样做的规则。但今天,我们能够用技术解决这些系统性问题。然而,我们今天的年轻人和监管机构一样,总是喜欢出台各种新的政策文件,不允许这样做,也不允许那样做。后来,我想出了一个名为一加一减三的解决方案:如果你想增加一个规则,你必须减去前面的三个规则。这样,我们的文档就越来越短了。如果你不减少规则的数量,那么你的规则就会越来越厚,这会迫使每个人都打破规则,犯错误,我们都会困惑。

理论和制度也不同,专家学者也没有不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经常把学者和专家混为一谈。专家的专长来自于做,他很擅长做工作,但不一定善于总结。

很多学者,他们不做实际工作,但可以从别人的工作中总结和形成理论。只有专家学者结合起来,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创新解决今天和明天的问题。我相信我们需要来自实践的理论,而不是基于办公室理论的实践。

很多P2P都是基于办公理论的实践。我认为并坚信,更重要的是正确地吸取P2P给我们上的重要一课,而不是否定整个互联网技术,更不用说重复办公室理论的做法了。

我认为还有一个现象。全球很多监管部门变成了零风险,自己的部门变成了零风险,但是整个经济变成了风险,整个社会变成了风险。未来的竞争是创新的竞争,而不是监管技能的竞争。现在,每个国家的监管都比其他国家更无情,所有的发展都是海市蜃楼,但如果不允许这样做,每一次削减都是血腥的。

根据我的理解,习主席所说的增强执政能力,是指在有序的监管下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因为监管而没有发展。这并不难监管。困难的是,要制定能够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目的的监管。

第三点:金融的本质是信用管理。我们必须改变当今金融业的当铺心态,依靠发展以信用为基础的体系。

如今,银行仍然有一种典当行的心态。抵押品和担保都是当铺。这在很久以前是非常先进的。没有抵押品和担保等创新,就不会有今天的金融机构,中国经济过去40年的发展也不可能持续到现在。

但对资产和抵押品资质的依赖可能会走向极端。我是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主席,也是浙江省总商会会长。我与许多企业家交谈过。中国的当铺心理很严重,它也影响到很多企业家,特别是那些把自己所有的资产都抵押了的企业家。他们承受的压力很大,当压力很大时,你的动作就会变形。

还有一些人,肆无忌惮地贷款,不断提高杠杆,承担着越来越多的债务。众所周知,借10万,你怕银行;借1000万,你和银行都有点慌;借10亿,银行怕你。还有一个习惯,银行喜欢贷款给好公司,不需要钱的公司。他们非常想借钱给这些公司。其结果是,许多好企业变成了坏企业。他们分散投资,甚至把这些钱转移出去做完全不适合他们的事情。钱太多会给你带来很多麻烦。

带有典当行心态的抵押不会支持未来30年世界发展的金融需求。我们必须利用当今的技术能力,以基于大数据的信用体系取代这种当铺思维。这种基于信用的体系不是建立在传统IT的基础上,也不是建立在个人关系驱动的社会之上,而是必须建立在大数据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让信用等同于财富。即使是乞丐也必须有一些信用,没有信用,你甚至不能乞讨食物。我认为每个乞丐都是值得信赖的。

最后,我认为当今世界迫切期待一个真正面向未来的新金融体系。

今天的金融体系是工业时代的产物,是一个全面的金融体系,旨在满足工业化的需要,并满足二八理论。二八理论是什么?这是关于投资于这20%的人来解决80%的问题。金融系统的未来是关于八二理论,帮助80%的小企业和年轻人带动另外20%的人。我们必须从老一套的人找钱、企业找钱,转变为钱找人、钱找好生意。评估这一体系的唯一标准是某事是否具有普遍性、包容性、绿色和可持续性。支持这一标准的尖端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今天已经准备好承担这一巨大的责任。

女士们,先生们,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当时的人们也没有足够的远见来为未来和子孙后代设计一个良好的金融体系。我们今天有责任、有思想,建设一个真正属于未来、属于年轻人、属于下一代、属于这个时代的金融体系。今天,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不想做。今天,我们的技术发展使我们能够完成所有这些事情,但不幸的是,许多人不想这样做。

今天必须对全球金融体系进行改革,否则这不仅是失去机会的问题,还可能让世界陷入更大的混乱。创新领先于监管是正常的,但当创新远远领先于监管,当创新的丰富性和深度远远超出监管层的想象时,就不再是常态,社会和世界就会陷入混乱。

以数字货币为例,如果我们采用未来主义的眼光,它将是构建30年后世界需要的金融体系的核心。没错,今天的金融不需要数字货币,但明天会需要,未来也会需要,成千上万的发展中国家和年轻人都会需要,我们应该问问自己,数字货币未来需要解决哪些真正的问题?

十年后的数字货币和今天的数字货币可能根本不是一回事,我们不应该从过去、从监管角度、从研究机构,而是从市场、从需求、从未来去寻找这种数字货币。这件事事关重大。我们的研究机构不应该是政策性机构,也不应该仅仅依靠自己的研究机构。因为数字货币系统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这也是对未来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数字货币可能会重新定义货币,虽然货币的主要功能还在,但它肯定会重新定义货币,就像iPhone重新定义了手机一样,打电话只是功能之一。今天的数字货币还远远没有成熟到可以竞争标准,它还在创造价值。现在是时候思考如何通过数字货币建立一种新型金融体系,思考整个世界的未来,思考全球贸易将如何进行,更应该思考世界如何才能拥有一种建立在久经考验的技术之上的数字货币。这实际上是为了解决可持续、绿色和包容性的世界贸易问题。

所以我最后想说,今天的人类社会已经到了一个最关键的关头。永远不要低估这场大流行。这场流行病是一股推动人类进步的力量,不亚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金融本身方面,美国正在继续向世界其他地区,尤其是华尔街注入现金,其他国家也在效仿。我们都考虑过接下来会发生的后果吗?其影响远远大于我们今天讨论的所有技术方面。

我们不能简单地反对当今世界上的许多国际组织,而必须一起重新思考它们在当今世界的价值,无论是联合国、世贸组织还是世界卫生组织。这些组织确实存在很多问题。我与所有这些组织打交道、共事并与之合作,但消灭它们并不是解决办法。

一个新的金融体系是未来之路。不管我们喜不喜欢,它都会形成。不管我们做不做,总会有人做的。我相信,未来的改革需要牺牲,需要付出代价。我们这一代人不得不做这样的改革,但是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