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yptoArt的不合理的生态代价

2021-01-21 11:42:35

在第1部分(本文)中,我根据这些发现介绍了我的动机,发现和结论。

在第2部分中,我将介绍引起这些发现的基础数据和方法,以及更多的统计数据。它更适合那些希望深入了解这些数字和/或在技术上询问我的主张的人。

网站http:// crypto art.wtf从网络上提取基于区块链的随机CryptoArt,并根据能源消耗(kWh)和由于区块链释放的温室气体(KgCO2)估算每项工作对生态的影响与工作有关的交易。能源消耗与作品的生产或存储无关,而仅仅是因为使用区块链来跟踪投标和销售的行为。

CryptoArt(使用区块链跟踪(主要是数字)艺术品的出价和销售)正在蓬勃发展。

许多人(包括我在内,直到我开始这项研究之前)似乎都不知道基于能源消耗和生态破坏性的基于区块链的活动有多么荒唐—与个人通常进行的其他活动相比,数量级要差。

比特币,以太坊和许多其他加密货币使用被称为工作量证明(PoW)¹的共识算法。这允许信息在网络(例如,因特网)的许多节点之间以分布式,分散的方式存储,同时保持安全,可靠和无争议。

通过设计²巧妙地愚蠢,此算法的能耗非常大,计算量大而浪费[1、2、3、4]。原始的加密货币比特币(BTC),单笔交易的占地面积为685 kWh [3],单笔交易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为326 Kg CO2。为了说明这一点,这里是单个比特币交易与100,000个VISA交易的能耗比较。

加密货币爱好者通常会很快指出将比特币与黄金或全球银行业的能源消耗进行比较的统计数据。例如。人们经常引用BTC消费全球银行业的“仅”约10%。鉴于BTC仅服务于全球银行业的一小部分人(BTC每天约30万笔交易,而银行业每天约1000亿笔交易,则为0.0003%,即1 / 300,000),BTC的事实消耗高达10%的东西令人难以置信。加密货币爱好者经常谈论加密货币“取代”银行。如果BTC尝试仅匹配全球银行业当前服务量的1%(即每天10亿笔交易),那么它已经比银行消费了30,000%。只看当前总数而不看增长和每笔交易数,就是将2020年3月Covid19旦数与普通流感进行比较时犯的相同错误。 (免责声明:我也不喜欢银行业)。

由于能够自动执行自定义代码(通过“智能合约”),以太坊目前是CryptoArt基础上最受欢迎的区块链技术,或更广泛地说是:不可替代的令牌(NFT)。

NFT是可以在区块链上创建(即“铸造”)然后进行交易的自定义令牌。 NFT可以一次性铸造,也可以是限量版(例如几十,数百或数千)。将NFT与其他资产(物理资产或数字资产)联系起来,似乎给那些本来无法实现的资产带来了稀缺性(这是不正确的,后面会详细介绍)。

这种所谓的稀缺性,再加上投机性的加密炒作泡沫启动热潮,推动了CryptoArt市场以及蓬勃发展的NFT稀有收藏品市场的发展[5]。

在过去几年中缓慢但稳定的增长之后,今年-也许是由Covid19加速的-CryptoArt发生了爆炸式增长,许多世代的艺术家从左到右居中地激动地宣布了他们即将成为NFT的第一个下降[6]。

说实话,我为纯粹的数字平台为数字艺术家创造收入甚至可持续收入的想法感到非常兴奋。这就是为什么我几个月前开始调查的原因。我听说区块链“对环境不利”,但我不知道它的严重程度。事实证明,除非深入研究,否则信息是不容易获得的。因此,本文和http://cryptoart.wtf/

尽管不如比特币那么糟糕,但单次以太坊(ETH)交易平均消耗35 kWh [4],而单次交易释放近20千克二氧化碳。

这本身太高了。确切地说,这相当于行驶约100公里(用汽油为燃料的汽车)产生的排放(包括废气排放和燃料生产产生的排放)[7],或欧洲平均4天的总用电量[8]。

请记住,这仅用于单个ETH交易。从从事该行为的人的角度来看,这是花费一秒钟的时间的行为。只需单击一下鼠标,就会引发连锁反应,并向世界各地的采矿场发送信号[11、12],这些农场平均耗电量为35 kWh,单次单击³估计排放20 KgCO2。 (例如,发送一封平均电子邮件所需的二氧化碳量为几克[33],而观看一个小时的Netflix所需的二氧化碳量约为36克[22]。ETH交易的成本是其他互联网活动的数千倍。个人通常从事的活动)。

这是一个平均的ETH交易。不幸的是,事实证明NFT的销售和相关交易要差得多。

根据其要求的复杂性,ETH交易可能需要更多或更少的能量。 35 kWh是ETH网络上发生的所有交易的平均值,其中许多交易都包含简单的货币兑换。但是,与NFT相关的交易涉及更多的复杂性。

实际上,我已经在CryptoArt NFT市场站点SuperRare上分析了与〜18000 NFT相关的〜80000笔交易。

与NFT相关的单笔交易的平均生态成本为76 kWh,估计排放为47 KgCO2。 (我将在第2部分中详细介绍此计算)。

一个NFT可能涉及数十笔交易,甚至可能涉及更多笔交易。其中包括铸造,投标,取消,出售和所有权转让。

通常,这会将单个CryptoArt NFT推向数百千瓦时,数百公斤KgCO2排放,甚至更高。

实际上,在我分析的约18000个CryptoArt NFT中,平均NFT的生态成本为340 kWh和211 KgCO2(第2部分中的更多分析)。

单个NFT消耗的能量与一个多月的欧洲平均电力消耗大致相同,或者使三个奥林匹克规格的游泳池沸腾。单个NFT估计的碳排放量相当于行驶1000公里或飞行2小时。

我想再次指出,这种疯狂的能源消耗仅仅是出于使用区块链跟踪出价和销售的行为。它不包括工作实际生产中的能耗。它不包括与在线存储工作有关的能耗。它不包括网站本身或参与铸造,竞标或出售的计算机的能耗。

只是通过点击鼠标说“嘿,我喜欢那个”来进行出价的行为,消耗的能量与普通欧盟居民相同,为期4天。

累积一些这样的NFT可以很容易地将数字推到MWh,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吨。

在SuperRare的633位艺术家中,三分之二(67%)的造币成本超过了1吨二氧化碳的生态成本。尽管在过去的六个月中,有一半的艺术家加入了该平台。

五分之一(18%)的艺术家的生态成本超过10吨二氧化碳。确切地说,这相当于12次跨大西洋航班,或欧洲5年的平均总用电量。

在SuperRare上,艺术家的平均生态成本为10 MWh,6 tCO2,而中位数为3 MWh,2 tCO2。 (一名艺术家使用SuperRare的平均时间为11个月,中位数为7个月。第2部分中的更多分析)。

这是SuperRare上所有NFT造成的损害:6 GWh,3.75 Mt二氧化碳。 (这只是为了保持对出价和销售记录的跟踪,不包括托管实际的网站等)。

以上内容基于我过去几个月在CryptoArt NFT市场网站SuperRare上进行的广泛分析。顾名思义,SuperRare处理一次性NFT。但是,许多其他NFT网站也允许版本。

版本是一种使创作者可以赚更多钱的方式。从字面上看,这是因为他们可以多次出售相同的作品,并且这种“爆炸”行为会增加10倍,50倍,100倍或1000倍的二氧化碳排放到环境中。

例如,在撰写本文时,互联网计算机图形学巨星比普(Beeple)创建了少数NFT,并且在短短两个月内(2020年11月+ 2020年12月)就成为了千万富翁[9]。我真的为他感到难以置信。他已经努力工作了很多年,非常努力,我确实相信他应该获得成功。

另一方面,当我看着他放下他的NFT时,我的心也沉了下去,他发行了数百本。他发布了几十个“一次性”,在此计算中我忽略了这一点(因为它过于繁琐,无法包含在内,仅会贡献很小的百分比)。我只包括他的5幅作品,他的作品每版大约100-200个版本,总共不到800个版本。在撰写本文时,在2020年11月和2020年12月期间,这800个版本总共设法完成了4059笔交易(988 + 1194 + 729 + 484 + 664-在阅读本文时可能会更多)。

在两个月内,估计的生态成本超过300 MWh和190吨KgCO2⁴。

在仅仅两个月的时间里,仅仅为了跟踪出价和所有权转移,比普的NFT设法消耗了90年来欧洲普通能源所消耗的电量。这种能量可能会使2500个奥林匹克大小的游泳池沸腾。碳排放量相当于230次跨大西洋航班。

Beeple仅在平台上使用了几个月。如果我们来看待时间更长的艺术家,数字会相应调整。自2020年8月以来,Pak一直在该平台上使用(这还不算长)。他共创建了61个NFT,共1580个版本,累计交易5849次,从而消耗了450 MWh的电能和275吨的二氧化碳。只需点击鼠标,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内,将近GWh的一半。

也许有些人认为我是故意挑选最著名的超级明星艺术家,例如Beeple和Pak。那是因为他们是超级巨星,他们完成了如此多的交易和如此高的生态成本。

在Beeple的NFT中,每800个版本中的4059笔交易平均每个NFT版本中有5笔交易。在Pak的NFT中,1580个版本中的5849笔交易平均每个NFT版本中有3.7笔交易。因此,它们每个NFT版本的平均交易量都相似,范围为4到5。

在SuperRare上,跨17812个NFT的总共79,977个交易平均每个NFT有4.5个交易。换句话说,无论您是否是超级巨星,每个NFT 4-5个交易似乎都是一个合理的平均值。

的确,像Beeple和Pak这样的知名密码艺术家能够以比其他人高得多的价格出售其NFT,但这不是因为他们的NFT吸引了更高数量的竞标,而仅仅是因为竞标和销售都更高(金融)值。

此外,NFT的出售金额(即财务成本)不会影响其生态成本。不论交易价格为一美元还是一百万美元,交易都会消耗相同的能量。

我经常看到的一种观察到的策略非常痛苦,那就是给NFT定价非常便宜(例如,价格在10到10美元之间),并以数百种版本进行定价。

例如,这款NFT的每版售价仅为40美元,包含419个版本。在2个月内,它完成了1571笔交易,消耗了120兆瓦时,并在2个月内减少了74吨CO2排放⁴–相当于欧洲35年的电力消耗,或100次跨大西洋航班的CO2排放。 (再次注意,每个NFT版本平均交易量为3.75个)。 (http://cryptoart.wtf/#transactions=1571)

在这一点上,我应该非常清楚地指出,我并没有试图挑出任何特定的艺术家,也不应责怪他们。我毫不怀疑他们不知道这件事正在发生。那里没有与此相关的可访问信息。我不得不花几个月的时间来挖掘并整理这些信息。

本文的重点是明确说明这种情况的发生。并让确实知道但却无视并安静地促进这些行动(或那些应该知道的人)的人负责(结论中有更多内容)。

我并不是从哲学上说“什么都不是真实的,金钱是骗局”。我的意思是从非常实际的意义上讲,因为作为一种技术,区块链根本无法提供被吹捧为它提供的任何优惠。特别是,困扰着更传统的“现实世界”市场的许多问题仍然困扰着NFT市场。除此之外,使用加密货币进行的交易对环境的影响实际上要比非加密交易差数十万倍。

这是您购买NFT时拥有的东西。永久刻在区块链记录中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在此过程中蒸发了6个奥林匹克大小的游泳池)是您拥有此号码。的确,区块链保证了该数字的唯一性,以及谁拥有和先前拥有(即,该数字的来源)的记录历史(目前)不能被篡改。

同样在区块链上写的是该tokenId和一些元数据之间的关联,这些元数据进一步链接到包含“原始”文件的URL。 (FWIW所有这些都是有意公开和透明的。我没有做任何“黑客攻击”来揭示这一点,只是进行了一些挖掘)。

作为一种技术,区块链不仅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任何人下载此艺术品,然后再将其作为自己的作品出售。但是作为一种技术,区块链甚至不能阻止任何人(无论是艺术家本身还是其他人)创建直接链接到完全相同的URL的新令牌。区块链中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提供对作品内容或URL的专有访问权。

换句话说,(如果愿意的话,可以是一种加密密码学)我可以卖给布鲁克林大桥一个人,并通过给他们一张独特的证书来保证其真实性。虽然确实存在,但他们手中只有该特定证书(令牌)中的一个,但我仍然可以去创建链接到完全相同的对象(布鲁克林大桥)的其他证书(令牌)。 -并将其出售给他人。

当然这样做,即使不是非法的,也是不道德的。但这并不能阻止它在“真实”艺术市场中发生,也不能阻止它在CryptoArt / NFT市场中发生。

区块链甚至没有在其想象中的游戏规则内提供人为的稀缺性。它根本不为NFT相关内容提供任何稀缺性或真实性。

您真正拥有的全部就是十六进制tokenId。如果购买该十六进制tokenId的生态成本不是平均3个奥林匹克大小的游泳池沸腾的100s KgCO2,我就不会介意。

对于艺术家来说,从作品的未来销售中收取版税是很常见的。在音乐,电影和文学世界中,已经建立了机制,这些机制试图确保艺术家获得版税(这些当然受到他们自己问题的困扰)。但是在美术界,没有这样的既定机制(Caleb Larson在其2009年的著作“一种欺骗和屠杀的工具”中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19])。

有人提出,区块链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并使二次销售特许权使用费自动化。然而,这种情况并非如此。通过切换平台,收集者可以转售NFT,而无需触发通常与平台绑定的原始智能合约中实现的功能。然后,收集者可以选择不遵守原始条款和条件。条件,并避免支付“损坏的艺术家” [20]。

当然这样做,即使不是非法的,也是不道德的。但是我的观点再次是,这发生在“真实”艺术市场中,并且发生在CryptoArt / NFT市场中。区块链作为一种技术并不能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⁵。

当人们谈论区块链和NFT时,他们不可避免地会谈论去中心化的奇迹,以此作为“旧的集中化过去方式”的“替代品”,并以此解惑这种恐怖。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数据库,一个记录列表。的确,与其将记录列表存储在一个位置(或几个关键位置,均由同一实体拥有),不如将数据库复制(可能是整个复制)给希望加入数据库的任何人网络。没有人可以控制数据或数据流。没有人有权修改记录以使其对自己有利。任何人都可以下载数据库的整个历史记录-或者,他们可以简单地下载足够的数据来验证每个事务或每个块。的确,这是区块链提供的最大能力之一。

原则上,这听起来确实很棒。 (PoW¹)区块链的巧妙愚蠢的²方法成功地做到了(除了利用人类对价值和所有权的游戏的贪婪和贪婪的渴望,以牺牲地球为代价),是为了提供统计和游戏理论[23解决非信任代理之间分布数据库问题的合理解决方案。

尽管分散式数据库确实有其优点,但重要的是要记住分散数据库并不会分散权力。

尽管有关区块链的基础技术确实确实似乎是去中心化的,但是当我们考虑“技术的真实世界” [10]时,它考虑了设计,开发和部署技术的社会,文化和政治背景,结构和价值-不可能不注意到重新集权的趋势。谁会想到¯\ _(ツ)_ /¯

“挖矿”并将新区块添加到区块链已经达到了需要大量计算能力的阶段。 因此,在世界范围内,涌现出大量类似于数据中心的采矿场(不要与采矿池相混淆),其中包含成千上万台计算机[11、12、13],这些计算机专门用于无所事事,只能生成随机数 全天为区块链挖掘区块,并为其所有者²收获奖励。 专用的,经过改进的硬件正在不断开发,专门用于矿山开采,这进一步加剧了这一情况。 这些ASIC所谓的挖掘效率更高,以至于新的ASIC发布后,从竞争的角度来看,没有它们就无法盈利[14,15]。 此外,该硬件的生产和分配非常集中。 (ASICs在中国生产,这也许是65%的比特币被开采于中国的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