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组织冒充亚马逊卖家,调查假评论行业

2021-02-17 19:17:09

英国消费者组织冒充亚马逊卖家,进入一个阴暗的市场,那里有公司许诺卖家迅速升至亚马逊排行榜榜首的公司,大量出售假评论。

"到2020年12月,我们签署了多达10个网站,提供评论处理服务,包括免费或打折产品以换取评论,或为卖方提高正面评论的销售活动,"根据昨天在哪个网站上发布的报告,由消费者运营的网站协会,一家英国的慈善机构,代表消费者进行产品研究和宣传。消费者组织表示,仅在五个企业中就发现了一支由702,000名产品评论员组成的军队。 "一个为亚马逊评论者出售联系方式和社交媒体详细信息的网站。

一个评论卖家是一家名为AMZTigers的德国公司。 "亚马逊禁止卖家以第三方为代价来换取评论,并说亚马逊暂停,禁止和对违反这些政策的人采取行动。但这正是AMZTigers提供的服务,"报告说。 "我们冒充亚马逊卖家,并注册以了解更多信息。短暂注册后,我们被分配了一个客户经理,该客户经理安排了电话,讨论我们要寻找的东西,包括我们是否已经有库存要出售。"

哪个屏幕截图?报告显示,AMZTigers单独以15欧元或成批出售的方式出售评论,价格从699欧元的50条评论到8999欧元的1000条评论不等。 (按当前的欧元/美元汇率,1,000条评论大约需要10,900美元。)一位客户经理告诉我们,AMZTigers可以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帮助卖家获得Amazon's Choice认可。使用其购买者群体在某些搜索字词(例如在亚马逊上的“蓝牙耳机”)上产生销售,"报告说。

消费者组织表示,它与AMZTigers分享了其发现,但未收到任何回应。 AMZTigers网站吹嘘卖家可以使用我们庞大的经过验证的购物者网络来增加您的销售额和亚马逊的收入。"

AMZTigers还是2019年12月《每日邮报》报告的主题。"测试人员将获得少量费用并获得购买他们必须推荐的产品的费用的退款,"那份报告说。 AMZTigers的一名员工告诉《每日邮报》的一名潜在客户,如果您不喜欢这些评论,我们可以更换测试仪。这不是真的合法,但也并不是真的非法[sic]。因此,就像在灰色区域中一样。

今天,当Ars与Ars联系时,亚马逊表示已从相关产品中删除了Amazon Choice标签。

我们会删除虚假评论,并对涉及滥用行为的任何人采取行动。我们在欧洲各地赢得了数十项针对虚假评论提供者的禁令,我们也不会回避采取法律行动。但是,亚马逊和其他在线零售商不能单独做到这一点。客户需要能够信任他们在网上看到的评论,并且系统地处理评论需要始终如一的执法和全球协调,同时还要赋予监管机构针对不良行为者的更强执行力。我们将继续努力以保护客户评论的真实性。我们建议怀疑产品评论可信度的客户点击“报告滥用行为”。每个评论下方的链接。然后,我们将进行调查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早在2015年,我们就亚马逊针对虚假审查业务提起诉讼发表了文章。 2019年2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与一家公司达成和解,该公司因对减肥药提出虚假和未经证实的主张而被起诉,包括购买假亚马逊评论。

2020年9月,美国有6人被指控向亚马逊员工和承包商行贿10万美元,这是给第三方卖家提供亚马逊市场不公平优势的一项计划的一部分。美国司法部表示,接受贿赂的亚马逊员工恢复了因提供危险产品而被暂停帐户的卖家,而这些工人也暂停了欺诈性卖家的卖家帐户。竞争对手。先前被停职的商家在“毫无根据和欺诈性的恢复工作”后,从亚马逊的销售中获得了超过1亿美元的收入。起诉书说。该案仍在审理中。

《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于2020年9月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顶级评论家通过发布来自未知品牌和制造商的中国产品的数千种五星级评级而获利。甚至在最近,Ars报告指出,亚马逊上某些产品的高评价是由针对完全不同的产品撰写的评论推动的。

亚马逊卖家有时会提供免费或打折产品以换取评论,即使亚马逊禁止这种做法。 "我们发现了一系列评论网站,旨在将卖家与潜在的评论者联系起来,其中一些甚至提供少量付款以及免费或打折的产品-范围从几英镑到10英镑以上不等,"哪个?报告说。

这些网站向审核者提供了建议,以帮助他们避免被发现。建议中包括留下至少两句话的评论。并在收到产品后一定天数内进行评论。"

一个名为AMZDiscover的网站可以让卖家定位他们所知道的对特定产品感兴趣的对象,并从竞争对手那里挖走它们,"报告说。 "通过签署其中一项付费计划,卖家可以访问现有亚马逊评论者的联系方式,包括有关他们在亚马逊[以及]电子邮件地址和社交媒体资料上的评论者排名的信息。" AMZDiscover的用户可以查找Amazon产品列表"然后下载该产品的审阅者的联系方式,以便他们可以直接与他们联系。这种做法违反了亚马逊规则,该规则禁止买家与亚马逊自己的消息传递平台以外的客户联系。

哪个? 该报告呼吁对销售或促进虚假评论交易的网站进行打击,并敦促亚马逊“更多地采取行动,主动防止虚假评论渗透到他们的网站中,” 包括与其他科技公司合作关闭假审业务。 "如果在线平台不承担责任,则政府必须紧急加强对在线消费者的保护,包括平台。 虚假和误导性评论活动的法律责任,因此,如果网站无法确保用户安全,则可以追究其责任," 报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