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再只是确保细胞供应。一系列合作伙伴关系和合资企业表明,汽车制造商在电池的开发甚至生产中发挥着更加积极的作用。而且交易似乎并没有放缓。就在本周,梅赛德斯-奔驰宣布了 470 亿美元的计划,到 2030 年成为纯电动汽车制造商。通过扩大现有合作伙伴关系或锁定新合作伙伴关系来保护其电池供应链,共同开发和生产电池单元和模块是关键的一部分。它的计划。与其他汽车制造商一样,梅赛德斯也专注于开发和部署先进的电池技术。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表示,除了建立 8 家新电池工厂来供应其未来的电动汽车外,它还与之前投资的硅谷电池化学初创公司 Sila Nano 合作,以提高能量密度,从而提高续航里程并允许更短的充电时间。 Sila Nano 首席执行官 Gene Berdichevsky 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说:“这是我们看到的一种趋势,汽车制造商意识到电池的重要性,并更多地控制电池的生产以确保自己的供应。” “就像如果你是大众汽车,你说,‘无论哪一年,我们都将使用 50% 的电力,’但是电池没有出现,你破产了,你死了。他们的规模如此之大,即使他们的电池合作伙伴承诺他们会交付,汽车制造商也害怕他们不会。”特斯拉、宝马和大众是电池合资战略的早期采用者。 2014 年,特斯拉和松下签署了一项协议,在美国建造一座大型电池制造工厂,或者现在大家所说的超级工厂,此后一直合作。宝马于 2017 年开始与 Solid Power 合作,为高性能电动汽车制造固态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相比,该电池需要更少的安全功能,从而有可能降低成本。除了与 Northvolt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外,大众还与供应商进行谈判,以确保更直接地获得半导体和锂等供应品,从而使其现有工厂保持全速运转。现在,其他行业正在转向与电池公司合作,共享知识和资源,并从本质上成为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