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做什么?

2021-07-30 06:08:58

Agora 是一家平台即服务 (PaaS) 公司,供开发人员构建具有实时音频和视频功能的应用程序。作为一家以开发人员为中心的高增长公司,我已经跟踪了很长一段时间并简要介绍过这家公司。鉴于它与 Clubhouse(它建立在 Agora 之上)的联系,这是自 Snapchat 以来硅谷最热门的社交媒体应用程序,Agora 的品牌知名度可能会得到更多的认可,更多的人可能想知道它的实际作用。因此,它值得自己深入研究。 (仅供参考,您可以在 Chubhouse 上关注我:@kevinsxu,了解更多互连音频事件。)它名为 Agora(https://t.co/SO00R0Z4h8),上周刚刚上市。 Clubhouse 实际上是在大约一周内建立起来的。 — Justin Caldbeck (@caldbeckj) 2020 年 6 月 29 日 Agora 的创始故事、核心技术、API 产品模型和全球市场影响力也代表了一个更大的趋势,平台为开发人员将蓬勃发展,因为未来五年全球开发人员的数量将翻一番。 Agora 成立于 2012 年,其创始人兼 CEO Tony Zhao 在创办 Agora 之前,已经是视频和音频网络领域的资深技术专家超过 15 年。他是 Webex 的创始工程师,并与创办 Zoom 的 Eric Yuan 共事。与其构建像 Zoom 这样更好的 Webex,Zhao 想要为音频和视频工作负载构建更好的网络基础设施,这样更多的开发人员可以构建自己的 Zoom、Clubhouse 或虚拟教室、音乐会、医生访问,甚至礼拜场所——所有这些现在都是 Agora 上的真实用例。旁注:去年当微信在美国真的有可能被禁止的时候,我花了半天时间在中国开发了一个可以与家人视频聊天的 Agora 实例。虽然我最终不需要使用我的临时视频聊天工具,但学习如何使用 Agora 非常简单明了。

赵在担任 YY.com 的 CTO 时,对实现“在线真实生活”(类似于 Metaverse,但在 Metavase 中您的身份是虚构的化身)的洞察力。通过将他的第一家公司卖给 YY,他找到了担任 CTO 职位的途径。尽管在去年 11 月浑水发布关于该公司的做空报告之前,大多数美国投资界可能从未听说过 YY,但它是第一个在中国乃至全球达到规模的直播平台之一。这可以说是最早的例子之一,人们“在网上过着真实的生活”。为了充分感受YY的文化影响力,推荐观看纪录片《欲望人民共和国》。了解 YY 和一般的直播,也是了解人们在 COVID 后将如何生活的水晶球;电商直播已经从中国转播到东欧。 YY 不仅在文化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技术上也很重要,因为扩展系统以与数百万用户同时处理实时直播源,同时启用礼物或虚拟商品或真钱打赏等功能并非易事。这就是赵的灵感(或者可能是渴望?)构建 Agora——解决他必须为 YY 为各地的开发人员解决的问题。 (关于赵的英文传记信息不多。为了了解他的思想和个性,我建议收听 GGV Capital 对他的播客采访。)没有深入研究技术上的笨拙,Agora 提供了一个 -称为软件定义网络 (SDN) 解决方案。这种方法改进了现有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因为互联网作为“尽力而为”的网络运行。这几乎意味着它听起来像什么。 Internet 会尽力传送某些数据(一段文件、文本、音频或视频),但它不能保证传送,也不能保证传送时数据的质量相同。您可以看到这种“尽力而为”的方法将如何让音频或视频聊天的用户体验变得糟糕,尤其是在 90 年代,赵在 Webex 上工作并且大部分互联网仍然是拨号上网。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技术问题,因为流经 Internet 的数据(技术术语:数据平面)和该数据流的网络控制(技术术语:控制平面)曾经是在一起的。 SDN 改变了游戏规则,因为它将它们分成两层。现在,工程师可以使用软件来构建算法来控制互联网的数据流,而无需接触提供所有数据的硬件(例如云数据中心中的服务器、路由器和交换机)。更多的控制,更多的灵活性。 Agora 是这些 SDN 中的一种,但它是专门为确保音频和视频数据以高质量交付而构建的,无论您的互联网状况如何好坏。因此,无论您是在家连接到强大的 wifi,在户外慢跑并连接到 4G 或 LTE 网络,还是前往网络可能为 3G 或更差的发展中国家,聆听您最喜欢的会所房间的音频质量都应该是大约相同。

这真的很难做到,但看起来 Agora 的技术正在迎接这一挑战和需求。根据其发布说明,Clubhouse 不仅在美国获得了用户,还在尼日利亚、德国、印度和澳大利亚获得了用户。实现 Clubhouse 的全球增长是可能的,因为 Agora 的解决方案分布在大多数大陆的 200 多个数据中心,正如其一份白皮书中的地图所示。我们都知道最好的技术,不幸的是,如果没有良好的商业模式,很少能在市场上获胜。虽然 Agora 的技术看起来非常可靠,但我认为它以开发人员为中心的 API 模型可能使它与众不同。正如赵在GGV播客节目中有些害羞地承认,在Agora的早期,没有收入或商业模式。该公司刚刚通过一层 API 开放其 SDN,供开发人员使用,每月有 10,000 分钟的免费时间。如果开发人员的使用超过该限制,则收费。目标只是鼓励开发人员尝试其服务。这种看似漫不经心的赚钱方法恰好展示了精心设计、对开发人员友好的 API 产品的两个标志:自助服务和即用即付,我在我的 Global 的第二部分中进行了深入讨论自然系列。通过支持广泛的开发者平台(Android、iOS、macOS、Web、Windows、Linux)和框架(Electron、Unity、Flutter、React Native、Cocos Creator),大多数开发者可以使用 Agora 来破解一个想法——比如免费举办虚拟音频晚宴。开发人员可以通过阅读产品文档(就像我构建视频聊天克隆所做的那样)在 Agora 上构建一些功能性的东西来自助服务,而无需与任何销售人员交谈。没有开发人员喜欢与销售人员交谈。因为 Agora 是通过 API 分发的——一种非常方便的技术分发模型——它可以在按使用付费的基础上产生收入。如果您疯狂的虚拟晚宴创意如火箭般起飞​​(Clubhouse),请向 Agora 支付更多资金以支持增长。如果这个想法是废话,没有大的成本,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在此模型中,客户与供应商的关系非常一致。只有开发者成功,Agora 才会成功。这就是为什么 Agora 的所有服务都按“每 1,000 分钟”定价的原因。价格仅取决于 Agora SDN 上工作负载的繁重和复杂程度,例如直播视频流比直播音频流更贵。 Agora 模型的最后一个变化是其在 2020 年第四季度宣布的体验级别协议或 XLA。这是对大多数开发人员已经熟悉的服务级别协议或 SLA 的巧妙转变。 SLA 的一个典型示例是,云供应商(例如 AWS 或 Azure)保证正常运行时间和可用性达到阈值,例如每年 99.99% 的时间。如果由于服务器中断或其他问题而无法提供正常运行时间,云供应商将不得不以某种方式补偿其客户。几乎所有类型的企业技术公司与其客户之间都存在某种形式的 SLA。

在提供音频和视频流的世界中,仅仅保持服务的正常运行和可用可能还不够。数据可以在技术上交付,但质量太差,接收端几乎听不到或看不到它。因此,此 XLA 比 SLA 更进一步,以保证以某种有保证的质量水平交付和完成服务。需要明确的是,这个 XLA 仍处于试验阶段,所以谁知道它最终会帮助还是伤害 Agora。在基础设施技术方面,你能做的最糟糕的事情就是过度承诺和交付不足。但此举确实传达了 Agora 对其核心产品的高度信心。根据最近的 2020 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Agora 在中国起步,大约 80% 的收入来自中国。从直播娱乐到在线教育,中国互联网市场对实时音视频功能的工作负载也有更高的要求。 Agora 在教育领域的最大客户之一,新东方,不得不在中国大流行的高峰期将所有课堂活动带到网上。 Agora 的技术支持在一节课中最多可容纳 20,000 名学生的教室,通过流媒体和交互来学习。在某种程度上,中国是比美国更好的市场,可以对各种实时基础设施技术进行实战测试。由于 API 只是获取一些资源或工具来构建事物的常用方式,因此世界上任何开发人员都可以使用 Agora 的 API。这就是会所诞生的原因。当 Clubhouse 于 2020 年 3 月发布第一个版本时,Agora 已经是一家成熟的、即将上市的公司(其 IPO 于 2020 年 6 月进行)。如果没有 Agora API 的灵活性、可负担性和成熟度,Clubhouse 可能不会被创建,或者至少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构建。 Agora 的非中国收入已经在增长。由于该模式是按使用量付费,因此随着其使用量的激增,Clubhouse 无疑将为这种增长做出贡献。这是 Agora 的“天使投资”的一个案例。这也是一个我们将在未来看到更多的故事——来自一个市场的经过实战测试、精心设计且有据可查的 API 产品,在完全不同的市场催生下一艘火箭飞船。 Agora 只有八岁——一家年轻的公司,面临着许多运营、战略和执行方面的挑战。我个人对其销售团队的体验不佳(仍在等待其 App Builder 产品的演示)。但总体而言,Agora 的核心技术、模型和问题空间都大有可为。所以完全披露:我确实拥有 Agora 的股份。你们中的一些人可能认为这是一种利益冲突,我完全理解并欣赏这一点,但我也坚信“游戏中的皮肤”。 Agora这个词是一个古希腊术语,指的是公共“聚会场所”。 21 世纪的科技 Agora 有可能成为一个“聚集地”,建造许多“聚集地”。

If you like what you've read, please SUBSCRIBE to the Interconnected email list. To read all previous posts, please check out the Archive section. New content will be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twice per week). Follow and interact with me on: Twitter, LinkedIn, Clubhouse (@kevinsxu).

声网是一家基础科技平台(PaaS)公司,为开发者提供实时音频和视频的功能。作为一家以开发者为中心的高增长公司,我已经跟这家公司有段时间了,之前 也简单的写过点关于声网的东西。

鉴于它与Clubhouse的关系(它搭建在声网上),也是在硅谷自Snapchat以来最火的社交app,声网的知名度会提高,也会有更多的人想了解它到底是做什么的。所以我想写这篇更深度的声网分析。

It’s called Agora ( https://t.co/SO00R0Z4h8) and it just went public last week. Clubhouse was actually built on it in about a week..

— Justin Caldbeck (@caldbeckj) June 29, 2020

声网的创业故事、核心技术、API产品模式和全球市场影响力也代表着一个更大的趋势。为开发者打造的平台将蓬勃发展,因为未来五年全球的 开发者数量将翻倍。

声网成立于2012年。其创始人兼CEO赵斌在创办声网之前,已经是视频和音频网络领域里有15年经验的资深技术专家。他曾是Webex的创始工程师之一,与创立Zoom的袁征肩并肩共事过。于袁征想做Zoom来代替Webex不同,赵斌想做的是把音视频技术负载打造成一个更好的基础设施平台,让其他开发者做出自己的Zoom、Clubhouse,或者是线上教育、演唱会、健康医疗,甚至宗教礼拜 -- 这些都已经是声网上的真实用例。

小插曲:去年,当微信真的有可能在美国被封的时候,我花了半天的时间用声网 hack 出了一个可以用来和国内家人视频聊天的小东西。虽然最终没需要用,但学习怎么用声网还是很简单直接的。

赵斌对实现 "线上真实生活"(类似于Metaverse,但在Metavase里你的身份是虚构的)的设想来自于他担任YY的CTO时的经历。他把自己第一家公司卖给了YY,当上了CTO。虽然在美国投资界里,在 Muddy Waters去年11月发表关于YY的做空报告之前,大多数人可能根本没听说过YY,但它是在中国,乃至全球,最早达到规模的直播平台之一,也可以说是最早的"线上真实生活"的实例。要想充分了解YY对老百姓日常生活和文化的影响程度,我推荐大家看纪录片《 People's Republic of Desire》。了解YY,以及更个直播行业,也是一个水晶球,可以预测疫情后人们将如何生活;直播电商 已经从中国播放到东欧了。

YY不仅在文化上有重要意义,在技术方面也很重要,因为要搭建一套系统来处理数百万用户同时参与实时直播,还要支持各种互动功能,如赠送虚拟物品或打赏,从技术角度来看都不容易。

这也给了赵斌创建声网的灵感 -- 为全球各地的开发者解决他必须在YY解决的问题。

为了让本文更简单易懂些,我不想用太多的技术行话,简单来说,声网提供了一套所谓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SDN)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法改善了现有的互联网,因为互联网其实是个 "尽力而为" (“best effort”)的网络。意思其实就是日常理解的"尽力而为"的意思。互联网会尽力传送数据(比如一个文件、一条短信、音频或视频),但不能保证能传到,也不能保证传到后能保持数据质量,真的就是"尽力而为" 。不难想象,这种 "尽力而为" 给音频或视频聊天的用户体验一定很糟,尤其是在90年代的时候,那是赵斌还在做Webex,大部分互联网还是拨号上网(dial-up)。

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技术问题,因为互联网里流动的数据 (技术术语:数据平面,data plane) 和控制数据流的网络环节 (技术术语:控制平面,control plane) 过去是黏在一起的。SDN贡献的一大技术突破就是把它分成了两层。分开以后,工程师就可以用软件构建算法来控制互联网的数据流,而不需要触碰传输数据的硬件(如云数据中心里的服务器、路由器和交换机),更好,更灵活的控制

声网就是一种SDN,而且是专门为确保音频和视频数据的传输质量而设计的,无论你的网络状况多么好,多么差。因此,无论你是在家里连着靠谱的wifi,还是在外面跑步连着4G或LTE,还是去一个发展中国家旅行,网络只是3G或更差,听你最喜欢的Clubhouse房间的音频质量应该都差不多。

这真的很难做到,但看似声网的技术能满足这个挑战和需求。根据其新一版的发布说明,Clubhouse不仅在美国的用户暴涨,在尼日利亚、德国、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很火。Clubhouse之所以能撑住全球增长,是因为声网的解决方案分布在全球200多个数据中心,正如其一份白皮书中的这张地图所示。

大家都知道,再好的技术,如果没有好的商业模式,很难在市场竞争中取胜。虽然声网的技术看起来相当扎实,但我认为它以开发者为中心的API模式更可能是它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最终取胜的原因。

赵斌曾经有些羞涩地承认过,在声网的早期,没有收入,也没有严格的商业模式。公司只是通过一层API把自己打造的SDN开放出来,供开发者使用,每月有1万分钟的免费使用时间。如果开发者的使用量超过了这个限额,再收点钱。目的只是为了鼓励开发者尝试产品。这种看似很随意又不经心的“赚钱方式”,恰好体现了一个精心设计的、对开发者友好的API产品的两大特点: 自助服务和随用随付(我在前一阵子些的《 生来全球化》系列中的第二篇深入探讨过这一点。)

通过广泛支持各种开发者平台(Android、iOS、macOS、Web、Windows、Linux)和框架(Electron、Unity、Flutter、React Native、Cocos Creator),大多数开发者都可以免费使用声网来hack出一个新点子的实例 -- 比如说举办一个虚拟的音频晚宴。

开发者只需看看文档(就像我在做自己的视频聊天工具时一样),就可以在声网上做出一个原型,无需与任何销售人员打交道。没有什么开发者喜欢和销售人员打交道。

因为声网是通过API模式分发的,也一种非常方便的技术分发模式,可以支持“随用随付”的付费方式。如果你奇葩的虚拟晚宴想法突然变成了艘火箭(也就是Clubhouse)腾飞起来,那你也赚了,声网也赚了。如果这个想法没人用,实验的成本也不大,不伤大雅。在这种模式下,客户与供应商的关系是非常一致的。只有开发者成功了,声网才会成功。所以声网的所有服务都是按 "每1000分钟" 来定价的。价格区分只是根据声网的SDN上的工作负载有多大、多复杂,比如视频直播比音频直播贵些。

其实有点像天使投资,只是用API而已。

声网模式里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 其2020年第四季度宣布的体验水平协议或XLA(Experience Level Agreement )。这是在服务水平协议或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基础上的一个巧妙提升。SLA这个概念大多数开发者已经熟悉。SLA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当一个云厂商,比如AWS或Azure,必须保证服务正常运行时间和可用性达到一个阈值,比如每年99.99%的时间。如果由于服务器故障或其他问题导致正常运行时间无法实现,云厂商必须给客户提供补偿。几乎每一家企业技术服务公司与其客户之间都有某种形式的SLA协议。

在实时音频和视频服务的领域里,仅仅保证服务能正常运行和可用是不够的。音频和视频数据也许传达到了,但很可能质量很差,接收端听不清楚或看不到。所以这个XLA比一般的SLA又加了一层传输质量的保证。

要说明的是,这个XLA概念还很新,在试验阶段,所以也无法预测最终对声网是好还是不好。在基础技术领域里,最可怕的就是过度承诺,无法交付。但这一举动也传达了声网对自己核心产品的信心。

Clubhouse+声网:一个经典的 "生来全球化" 故事

因为是在中国起家,据最近的2020年 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透露,声网大约80%的收入都来自中国市场。中国互联网生态对实时音视频功能的需求也更高,从直播娱乐到在线教育。声网在教育领域里最大的客户之一是新东方。在中国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不得不将所有的课程都拉上线。当时声网的技术支撑了多达2万名学生的虚拟教室,进行线上互动和学习。从历练某种基础设施技术来说,中国是一个比美国更好的市场。

因为API最终就是获取一些资源或工具来构建东西的一种方式,世界上任何地域的开发者都可以使用声网的API。这就是Clubhouse诞生的根源。当Clubhouse在2020年3月发布第一版时,声网已经是一家成熟的、即将上市的公司(其IPO发生在2020年6月)。如果没有声网的API的灵活性、经济性和成熟度,Clubhouse可能都不会存在,或起码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构建。

声网在中国以外的收入已经在增长。由于模式是随用随付,随着Clubhouse的使用量暴增,无疑也会对声网的业务增长做出贡献,也算是声网的 "天使投资" 成功的案例。这也是一个我们未来会看到更多的故事 -- 某个市场里打磨历练、完善成熟、文档完备的API产品支持在一个完全不同的市场中新一艘火箭的诞生。

声网只有八年的历史,还是一家年轻的公司,未来还有很多运营、战略和操作方面的挑战。我个人对其销售团队的体验其实不尽如人意(还在等其App Builder的产品演示)。但总的来说,声网的核心技术、模式和解决的问题都很有潜力。所以郑重披露:我持有些声网的股份。您可能会认为这是一种利益冲突,我完全理解这个观点,但同时我也坚信另一个道理:“skin in the game”。

声网的英文名, Agora这个词,来自于古希腊,指的是一个公共的 "聚集场所"。21世纪里科技版的Agora,也许即将会成为一个能建立更多 "聚集地" 的 "聚集地"。

如果您喜欢所读的内容,请用email 订阅加入“互联” 。要想读以前的文章,请查阅 《互联档案》 。每周两次,新的文章将会直接送达您的邮箱。请在 Twitter 、 LinkedIn 、Clubhouse(@kevinsxu)上给个follow,和我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