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字母的形状是这样的?

2022-02-15 16:43:37

要告诉朋友你最喜欢的颜色,你可以说“蓝色”这个词,或者给他们发短信:“r-e-d”。但是如果你必须只使用这些符号向另一个人传达一种颜色呢

你会选择哪一个?有没有更自然的蓝色、粉色、红色或黄色?这些都是色彩游戏玩家们努力解决的问题,这是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为了研究语言的进化而开发的。

这款彩色游戏应用程序由来自100多个国家的4000多人下载,他们说70多种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自2018年推出以来,这些符号在人们使用它们彼此交谈时获得了意义——玩家们正在创造自己的语言。通过一项在线调查,研究人员发现,一些符号确实比其他符号更能唤起某些颜色的联想,而且经常玩的人的符号和颜色之间的关联更强烈。

颜色游戏不仅显示了语言是如何随时间形成的,它还违反了语言学中一条长期存在的规则:任意性规则。在符号学这门学科中,或者说使用符号和符号来传达意义,大多数学生都会学习语言学家费迪南德·索绪尔的理论。他写道,许多书写和语言系统中的字母和单词与它们所指的内容无关。“猫”这个词没有什么特别像猫的地方。“猫”的意思是猫,是因为说英语的人认为这是一种社会习俗,在字母c-a-t中没有任何根深蒂固的东西(根据索绪尔的说法,像汉语这样的语言,每个书写的字符代表一个完整的单词,是一个独立的书写系统,他的想法是针对由字母或音节组成的书写系统。)

但是,单词或其他符号确实与它们所描述的内容有关的想法正在逐渐流行。这被称为象似性:当一个口头或书面的单词,或一个手势,在某种程度上是它所指的符号的象似性。

色彩游戏不仅仅依赖于象似性,玩家之间的互动也有助于创造语言规则。一开始,一些人可能会说水晶符号代表粉色,而另一些人可能会认为它代表绿色。在即将出版的《认知科学》杂志上刚刚接受的一项新研究中,研究小组组长奥利维尔·莫林及其同事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符号的含义变得更加精确。

但现在的研究表明,我们的语言充满了象似性,它可能在语言进化以及我们学习和处理语言的方式中发挥作用。在过去十五年里,随着颜色游戏的证据,跨文化研究的增加,人们对象似性的关注再次增加,并对任意性原则进行了反击。

Radboud大学的语言学家马克·丁格曼斯(Mark Dingemanse)说:“现在人们普遍认为,自然语言有很多非任意的方式来连接形式和意义,而且某些形式的象似性非常普遍。”他说,他在语言学101中也学到了“符号是任意的”“象似性已经变得不可忽视。”

在柏拉图写的克拉底鲁对话中,苏格拉底面临着同样的语言困境:名称是“自然地”还是“传统地”属于他们的对象?他想知道,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命名?1690年,约翰·洛克写道,因为有许多不同的语言,同一对象有不同的词,所以不可能有“自然的”名称索绪尔在他的开创性著作《普通语言学》(1916年的一门课程)中表示同意:“符号不会直接唤起事物。后来,语言学家查尔斯·霍克特(Charles Hockett)写下了语言的“设计特征”之一。

但象似性一直存在。一个常见的例子是拟声词,如“叮咚”、“唧唧”或“嗖嗖”——这些词听起来像他们所指的词。这些话不是';不是随机的,它们与它们所代表的事物有直接关系。然而,伯明翰大学的英语语言和语言学讲师Marcus Perlman说,拟声词被认为是一组完全不同的能指的例外。尽管有迹象表明其他词语可能与它们的意思有某种联系,但这种信念依然存在。

在1929年的一项实验中,人类学家爱德华·萨皮尔发现,说英语的人将假词“mil”与小物体匹配,“mal”与大物体匹配。帕尔曼和其他人最近在《皇家学会哲学会刊》上写道,元音/i/或ee/的频率越高,“被认为给人一种体积小的印象,因为小动物和物体通常比大动物发出的频率更高。”。

1929年,沃尔夫冈·克勒(Wolfgang Köhler)引入了takete/maluma效应,他写道,大多数人将“takete”一词与棱角尖利的形状相匹配,将“maluma”一词与圆形形状相匹配。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研究发现,你可以向人们展示来自另一种语言的单词,而他们在猜测这些单词的含义方面比偶然的机会要好。其中一项研究表明,当英语反义词被翻译成汉语、捷克语和印地语时,说英语的人能够比偶然更成功地将它们与原始英语单词匹配起来。

然而,帕尔曼说,这些仍然被视为武断规则的例外。几十年来,更多研究的逐渐积累改变了这一点,并得到了姗姗来迟的手语识别的帮助。

帕尔曼说:“在60年代,研究人员发现手语是真正的语言,而不仅仅是手势或哑剧。”。“它们是和口语一样强大的系统语言。”由于手语非常明显,标志性符号显然与它们所象征的东西有关,这有助于把象似性的话题重新引到聚光灯下。

这导致了对非语言手势的研究,非语言手势与言语相结合,而且常常是标志性的。最后,对表意音素进行了扩展研究。表意音素是一类通过声音来表达想法的词。英语中有拟声词,但在其他语言中有更大的表意词系统。例如,日语中有“模仿”一词:gorogoro表示大物体缓慢滚动,而korokoro则表示小物体缓慢移动。

那里';帕尔曼解释说,辅音的发音和它们所涉及的物体之间有联系。清音辅音,或不使用声带产生的辅音,如p-、t-、k-和ch-通常与小辅音相关,而清音辅音与大辅音相关;korokoro中的清音辅音k用来指代石头';s的轻盈和g-代表岩石#39;这是沉重的。

帕尔曼说:“最初,这些都被认为是语言的边缘。”。“但现在我们意识到,这些白痴手机存在于所有语言中。它们比我们意识到的要普遍得多。”

最有文献记载的象似性例子之一是bouba/kiki效应,类似于takete–maluma效应。人们把bouba和圆形物体联系在一起,kiki和尖尖的物体联系在一起。最近,在2021年11月,这在25种语言和10种书写系统中得到了证实。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系?这可能与我们说这些话的感觉以及它们的声音有关。当一个人说“BouBA”这个词时,嘴巴的形状比“KiKi”这个词更圆,Aleksandra Cwiek说,他是2021篇论文的第一作者,也是莱布尼茨中心语言学的博士研究者。词语在我们表达的过程中可能会感到尖利或圆润;k/音比b/音更难。有了kiki,k会打断气流,产生“一种刺耳的声音形状,在嘴里也会有刺耳的感觉,”Cwiek说。

这种影响不仅限于虚构的文字。在2021,研究人员写了关于英语的单词,如球,球,气球和箍有更多的圆元音和声音,相比角或尖刺对象,如穗,叉,仙人掌和榴霰弹。2015年,帕尔曼和同事让说英语的人玩了一个语言游戏,他们在游戏中为相反的概念创造了新单词,如“上、下、大、小、好、坏、快、慢、远、近、少、多、长、短、粗、滑、有吸引力和丑”

一位搭档有10秒钟的时间来猜测这个新词指的是哪一个想法。参与者比偶然做得更好,然后他们玩得越多,他们就越善于猜测。帕尔曼说,人们之所以能够猜测,是因为与单词搭配的发音具有象似性。

今年1月,研究人员发现,表达粗糙度纹理的单词更有可能出现颤音/r/噪音,以及/r/的其他变化。在英语中,研究人员研究了描述粗糙度的形容词,其中十个最粗糙的形容词是:粗糙的、带刺的、锯齿状的、粗糙的、尖刺的、多刺的、粗糙的、粗糙的、多刺的、发痒的。(相比之下,最光滑的十个词包括光滑、润滑、油滑、光滑、丝滑、光滑、抛光、光滑、天鹅绒般柔软和细腻。)

当他们扩大搜索范围,在332种语言样本中寻找颤音/r/时,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声音与粗糙度有关。由于颤音的声音是不连续的,作者写道,它可能与粗糙表面和纹理的“表面纹理的不连续性”有关。

“显然,一旦你有了一个/r/声音,就很难忽视它与';粗糙度,';的触觉的惊人相似性,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相关的语言都会使用这种声音来实现这种感觉,”该论文的合著者丁格曼斯说。“我觉得它有点像重力井:这种联系是如此吸引人和直观,它从字面上拉扯了我们词汇的结构,使/r/-粗糙的联系在一种又一种语言中浮出水面。”

在英语中,我们的/r/音在大多数方言中已经失去了颤音,但我们仍然有/r/和粗糙度之间的关系。但也有一些情况下,r的颤音依然存在:作者指出,荷叶边薯片的营销活动是,“r-r-荷叶边有r-r-脊”

丁格曼斯说:“从本质上讲,我们都是偶像崇拜者。我们喜欢把形式和意义联系起来,我们是发现各种可能的类比的专家。我们这样做有几种机制,但归根结底,它们都可以归结为一种非凡的能力,即看到形式和意义方面的结构相似性。”

字母本身的样子也可能有象似性,而不仅仅是单词的声音或手势。2017年,语言学家诺拉·图罗曼(Nora Turoman)和苏西·斯泰尔斯(Suzy Styles)向说不熟悉语言的人展示了不同的字母,并让他们猜猜是哪个字母发出了/i/音(脚里是";ee");鞋子里是哪个字母发出了/u/(鞋里是";oo")。参与者通过观察字母的形状就可以比偶然更好地做到这一点。

进化语言学家Christine Cuskley和她的同事提出,kiki和bouba中字母的形状有助于bouba/kiki效应。他们写道:“人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到,用来代表kiki(k,i)的罗马字母在视觉上比bouba(b,o,u,a)更圆的字母更尖利,这也体现了takete和maluma等单词之间的对比。”。(帕尔曼说,他们在这项研究中做了第二个实验,向人们展示了不同语言中的bouba和kiki的书写形式,并考虑到字母本身的圆度或尖度,bouba/kiki效应在之后仍然存在。)

但Cwiek同意,字母形状和语音模式之间的联系可能并不总是无关紧要的。“我倾向于这样一种观点,即音素是石墨烯的动力,”她说,意思是这个词的发音影响了代表它的字母的形状。

然而,我们没有';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字母有这样的形状。Morin和他的同事最近开发了一款新的在线游戏,名为Glyph,将研究字母的形状。在所有可以用简单的线条和图画做成的形状中,字母占据了一个非常狭窄的区域。

莫林说:“我们想知道这个区域有多大,为什么是这个区域而不是其他区域。”。例如,字母比斜线有更多的“基数”,或水平线和垂直线,可能是因为我们的视觉系统更容易感知它们。

Glyph将要求玩家纯粹根据字母的形状来观察字母的形状,并提出连接不同字符的视觉规则。它不会主要关注象似性,但会评估元音或辅音是否经常组合在一起。它';与元音相比,代表辅音的字母看起来更像元音,这是一种象似性。

与莫林合作研究字形的博士后研究员约林·金(Yoolim Kim)说,书面语在语言学研究中还没有得到那么多的关注,但它不应该被忽视。Kim研究韩国人的韩国语字母表,这是一个主要的标志性字母系统的例子。每个字母都会根据发音进行视觉编码。金说:“字母的实际形状是为了在你发音时反映出你的嘴的形状。”。

“渴望”是一个语言学术语,指的是当你说某些听起来像“t-(tuh)”时所产生的一股空气,而韩语则通过额外的笔划在字母中表示这一点。金说:“每次你看到额外的笔划,你都可以得出结论,这封信在发音时会有特定的语言特征。”。

对金来说,韩语的象似性有助于她处理语言的整体方式。她说:“这会影响到它在我大脑中的存储方式,以及我需要做些什么才能访问和使用它。”。

如果说所有语言都是完全标志性的,那就错了。在2021篇论文中,Boub/KiKi效应并不普遍,他们发现罗马尼亚语、土耳其语和汉语普通话的扬声器没有39。不要追随bouba/kiki效应。就连拟声词在文化上也可能有所不同,比如公鸡发出的声音的英文单词是cock-a-doodle-doo,但在德语中是kikeriki,在法语中是cocorico。

文化在象似性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一种文化的象似关系可能不会得到普遍承认。例如,在中国,他们经常对较大的物体使用较高的音调,对较小的物体使用较低的音调,而在说英语的人中则相反。

帕尔曼说,语言很可能是任意性和象似性的混合体,还有一种叫做系统性的东西,当单词和意思之间形成不一定是象似的关系时。(例如,以gl开头的单词——在英语中通常与光有关,如glisten、glitter、gleam和glow。gl-音不一定与光有关,但这种关系仍然存在。)

莫林认为象似性是语言的“锦上添花”。它使单词更直观,更容易猜测。象似性可能使语言更容易学习;金说';有一句关于韩语的谚语说:“智者可以在早晨学会,愚者可以在十天内学会。”;

在色彩游戏中,人们同时使用了这两种方法:他们在符号的意义上建立了任意的约定,建立了形状一开始就有的象似性。莫林说:“游戏所依赖的是象似性,但它是按照惯例改进的。”。

不过,这可能是一种非常不同的思考单词和语言的方式。帕尔曼说。这是一种向具体化的转变,或者从整个身体的角度来思考认知:我们的手势、我们的嘴如何移动、我们听到什么、看到什么以及我们感觉到什么。

象似性研究改变了丁格曼人思考语言的方式。他说:“从一个被动密码,我们只是学会应用(将标签与对象匹配)到一组极其灵活且不断发展的资源,这些资源改变、塑造甚至增强了我们的思维方式。”。

语言的两个方面都呈现出来,就更有趣了。丁格曼斯说:“比如说,我们可以用一个像/r/的声音来唤起粗糙的感觉,这很好(就像我们在许多口语中所做的那样)。”。“但同样酷的是,我们不需要这样做:这种语言为我们提供了广泛的标志性联想的可能性,而不会动摇我们。”

注册即表示您同意使用条款和隐私政策&;接收来自Vice Media Group的电子通信,其中可能包括市场推广、广告和赞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