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这是有争议的,但公众有合法的需要知道,重要的是有可能自由讨论关于病毒起源的替代假设,”一天早上,当密涅瓦在奥斯陆的办公室拜访密涅瓦时,伯杰·索伦森(Birger Sørensen)开始解释道。
自从军情六处前局长理查德·迪尔洛夫在接受《每日电讯报》采访时引用了索伦森和他的同事尚未发表的一篇文章以来,索伦森一直是一个争议的焦点。文章称,导致新冠肺炎的病毒很可能不是自然出现的。
索伦森愤怒地叹了口气说:“很遗憾,已经有这么多关于这件事的讨论,因为我还没有发表我提出分析的文章”,索伦森以愤怒的叹息的形式说,“很遗憾,已经有这么多关于这件事的讨论,因为我还没有发表我提出分析的文章。”
安格斯·达尔格利什(Angus Dalgleish)和安德烈斯·苏斯鲁德(Andres Susrud)与他的同事们共同撰写了一篇文章,探讨了关于小说冠状病毒起源的最可信的解释。这篇文章是在“生物物理学季刊”上已经发表的一篇文章的基础上发表的,这篇文章描述了新发现的病毒刺突蛋白的特性。作者们仍在与科学期刊就即将发表的这篇文章进行对话。
新闻媒体因此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索伦森和他的同事们提出的调查结果和论点是否具有足够高的质量,可以在公共领域展示和讨论?索伦森解释说,在与科学期刊的对话中,他们遇到了某种程度上不愿发表这篇文章的问题--然而,没有适当的科学反对意见。密涅瓦已经阅读了这篇文章的草稿,并在总体评估后决定,这些发现和论点确实值得公众辩论,这种讨论不能完全依赖于科学期刊的发表过程。
因此,在密涅瓦的这次采访中,索伦森提出了他的假设,解释了冠状病毒不太可能自然出现的原因。
5月18日,世卫组织决定对中国的冠状病毒疫情进行调查。索伦森认为,除了已经广为人知的病毒起源于武汉海鲜市场的说法之外,本次调查还应研究病毒起源的新的和替代的解释,这一点很重要。
“很少有人仍然相信疫情是从那里开始的,所以到今天为止,关于疫情是如何开始的,我们没有很好的答案。那么我们也必须敢于寻找更具争议性的、可供选择的关于起源的解释,“索伦森说。
伯杰·索伦森和他的合著者之一安格斯·达尔格利什(Angus Dalgleish)已经被誉为卓越的艾滋病研究人员。
2008年,索伦森的工作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当时他推出了一种新的艾滋病免疫疗法。安格斯·达尔格利什(Angus Dalgleish)是伦敦圣乔治医学院(St.George‘s Medical School)的教授,他在1984年发现了一种艾滋病病毒用来进入人类细胞的新型受体而闻名世界。
索伦森和他的同事们研究这种新型冠状病毒的目的是生产疫苗。他们还带着试验艾滋病疫苗的经验,对冠状病毒进行了更彻底的分析,以研制出既能预防新冠肺炎,又不会有太大副作用的疫苗。
“我们的方法与其他疫苗制造商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有化学背景,我们详细地分析病毒,就像我们在制造药物一样,”索伦森开始解释说。
“生物学也是化学,所以通过从化学角度考虑病毒,我们进行更详细的分析,放大某些成分。”
“你首先需要确定的是病毒的哪些部分正在发生变化,哪些部分是稳定的。如果你想制造一种持久的疫苗,你必须刺激免疫系统对病毒的那些持续部分做出反应,否则效果就会消失,在最坏的情况下,会导致疾病增加。
“一旦我们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尝试制造疫苗。我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正在试图制造一种疫苗,它使用与人体自然成分几乎没有共同点的元素,这样免疫系统就可以被教导去准确识别疫苗应该预防的东西“,索伦森详细解释道:”我们正在努力制造一种疫苗,它使用的元素与人体的自然成分几乎没有共同点,这样免疫系统就可以准确地识别疫苗应该保护什么。
索伦森认为,这是一项重要的洞察力,它将防止免疫系统受到错误刺激,从而可能导致疫苗在接种者身上产生太多危险的副作用。
索伦森继续说:“尽管我们在过去30年里投入了巨大的努力,但我们没有成功地创造出艾滋病毒疫苗,这是因为我们没有理解这一点。”
他认为,制药行业生产艾滋病药物的部分与疫苗研究的运行部分之间没有足够的互动。因此,已经开展的大型国际艾滋病预防疫苗研究没有充分利用大型制药公司研制成功的艾滋病疫苗所需的知识。“。
当被问及他的方法在分析冠状病毒时有什么意义时,索伦森解释说:
“我们研究了病毒的哪些成分特别适合将自己附着在人体细胞上。我们通过比较病毒的特性和人类的遗传学来做到这一点。我们发现,这种病毒调整得非常好,可以感染人类。“。
人们已经知道,这种新型冠状病毒与2002-2003年在东南亚引发SARS疫情的病毒一样,可以附着在下呼吸道的ACE-2受体上。
“但我们发现,这种新病毒有一些特性,使它能够使用额外的受体,并与上呼吸道和肠道中的人类细胞产生一种结合,这种结合足够强,足以产生感染,”索伦森详细解释道,“但我们发现,这种新病毒有一些特性,使它能够使用额外的受体,并与上呼吸道和肠道中的人类细胞产生强烈的结合,从而产生感染。”
索伦森说,正是这种额外受体的使用极有可能导致新冠肺炎患者的疾病不同于非典型肺炎引起的疾病。
“这使得病毒能够在人与人之间进行更大程度的传播,而不会将自己附着在下呼吸道的ACE-2受体上,在那里它会导致深度肺炎。”
他补充说:“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新冠肺炎患者在疾病开始时症状较轻,在出现严重症状之前就具有传染性的原因。”
索伦森说,这也可能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是“超级传播者”,而自己并没有生病。
在已经发表的文章中,索伦森和他的同事安格斯·达尔格利什(Angus Dalgleish)和安德烈斯·苏斯鲁德(Andres Susrud)描述了他们所说的对冠状病毒尖峰蛋白的好奇之处,这使得它特别适合感染人类。这些发现是索伦森和他的同事在这篇新文章中提出的假设的基础,他们在文章中声称这种病毒不是天然起源的。
“有几个因素指向这一点,”索伦森说。“首先,病毒的这一部分非常稳定,变异很小。这表明这种病毒是一种完全发展的、几乎完美的感染人类的病毒。
“其次,这表明病毒的结构不可能是自然进化的。“当我们将新的冠状病毒与导致SARS的冠状病毒进行比较时,我们看到这种病毒总共有六个插入物,与其他已知的SARS病毒相比显得格外突出”,他继续解释说。
索伦森说,病毒中的一些变化是独一无二的,其他已知的SARS冠状病毒中不存在这些变化。
“这六种变化中有四种具有适合感染人类的特性。索伦森指出:“一种类型的财产的这种聚合可以在实验室中简单地完成,并有助于证实这种起源。”
当被问及这是否意味着病毒不是天然的,索伦森接着解释了导致新病毒产生的实验室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很自然的。但自然过程很可能是在实验室中加速的,“他解释说。“病毒在自然界中也有可能达到这些特性,但可能性不大。如果这些变异发生在自然界中,我们很可能会看到,病毒通过变异吸引了其他特性,而不仅仅是帮助病毒附着在人类细胞上的特性。“。
“想象一下,你已经培养了10亿种从自然中收集的冠状病毒,然后你把这些病毒注入到人类细胞培养中,比如从上呼吸道。因此,这些病毒中的一些会发生变化,以便更好地附着在鼻子和喉咙区域的这种细胞上,从而更容易感染人类。你最终会得到一种带有尖峰蛋白的病毒,这种蛋白非常适合附着和穿透人类细胞。“。索伦森解释说。
当被问及导致这一结论的病毒的特殊突变时,索伦森说:
“我们看到的是,你可以在第一个SARS冠状病毒中观察到的一个区域已经移动,因此病毒中特别适合附着在人类身上的部分已经成为病毒用来穿透人类细胞的尖峰蛋白的一部分。正是病毒区域的这种移动,使病毒与上面解释的注射区域一起,能够利用额外的受体感染人类。“。
在索伦森主持我们会议的会议室的一块黑板上,他说明了他试图解释的内容,以及以前位于病毒外壳另一部分的病毒成分现在如何成为病毒刺突蛋白的一部分。
他说:“我认为这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确定。这至少是一个比它在自然界中以这种方式发展起来的更有可能的解释“,索伦森回答说。
“我们现在在病毒中看到的特性,我们还没有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发现。我们知道这些特性使得病毒的传染性很强,所以如果它来自大自然,应该也有很多动物感染了这一点,但我们仍然无法追踪到自然界中的病毒。
“据我们所知,实验室里存在与导致新冠肺炎死亡的病毒相当的病毒。所以最简单、最合乎逻辑的解释是它来自实验室。那些声称不是这样的人有举证责任,“索伦森说。
事实上,早些时候已知的实验中已经设计了改变冠状病毒的方法。这类研究的一个有趣的例子是武汉病毒学研究所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之间的合作努力。在2015年的一篇文章中,Menachery等人。描述实验室制造的冠状病毒的实验,即所谓的功能增益研究。这项研究的部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病毒的新致病变种做好准备。但研究人员也写道:“必须权衡准备和减轻未来疫情爆发的可能性和制造更危险病原体的风险”。这一风险还必须根据之前已知的冠状病毒从中国实验室泄漏的事故进行评估。
但一些研究人员已经指出,人工制造的病毒很容易识别。因此,我们问索伦森,为什么没有更早地确定这一点。
“首先,这是一个令人非常不舒服的发现,可以用来证明这些发现的新科学文章的生产几乎停滞不前。中国科学家不再发表可以用来支持这种假设的文章,“他说。
“发表的关于病毒的较新文章必须进行彻底调查,特别是与正在使用的基本材料有关的文章,”索伦森扩展道,并指出尚等人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新的X射线文章,索伦森早些时候也批评这篇文章具有误导性。
索伦森说:“因此,为了做我的分析,我不得不回到原始材料,看看那些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前发表的文章,在这些文章中,我们选择假设使用的数据是正确的,并反映了实际情况。”
当被问及为什么在这个话题上没有更多的辩论时,索伦森有几种解释。
索伦森解释说:“没有人想要提出这个令人不快的事实,许多科学家如果提出这样一个有争议的假说,也会担心自己的资金和地位。”然而,网络上很多人都参与了这样的辩论,这是一个事实。但到目前为止,那些参加这类论坛的人被定性为阴谋论者。同样的情况是,关于这种类型的病毒研究和使用的技术的辩论可能会损害声誉,并导致对如何进行分子遗传学研究的新限制。考虑到这一点,不难看出,要在专注于此类研究的同行评议期刊上获得认可的论文肯定很难。
索伦森本人是免疫公司的董事会主席,这是一家致力于为新冠肺炎开发自己的候选疫苗的公司。密涅瓦向他提出了挑战,要求他解决有关这一假说是公开推出的指控,以吸引资金用于他自己的研究。
“当然,我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众符合我的利益,但我是完全开放的,我已经声明了我所有的利益。
“同时,我认为,对于我们这些为小型生物技术公司工作的人来说,展示我们的发现并让他们得到适当的讨论是可能的。如果有人想质疑我的发现,当然欢迎他们这样做,但我希望他们能彻底参与到争论中来,而不是通过讨论我的动机来破坏它们,“索伦森回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