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家在中国关庄的一座可追溯到公元前 770 年的青铜铸造厂内发现了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铸币厂以及一些锹形金属货币。使用加速器质谱 (AMS) 放射性碳测年法,本月发表在 Antiquity 上的新研究显示,在铸造厂从生产其他有价值的物品转向创造货币之后,铸币厂在公元前 640 至 550 年之间开始运营。这一发现标志着关庄成为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遗址。官庄位于中国中原黄河附近,始建于公元前 800 年。自 2011 年以来,该城市的考古发掘一直在进行,随后在公元前 450 年的某个时候被遗弃,研究人员在那里发现了防御工事,包括城墙基础和护城河。 “陶瓷、墓葬和历史记录表明,该遗址是郑国的区域中心,”研究人员写道。在外城,就在内门外,发现了一个工艺品生产区。它曾经是制作青铜器、陶瓷器、玉器和骨器的工作室的举办地。在这些结构中,青铜铸造厂是最大的,有 2,000 多个用于生产废料的坑——有些几乎十英尺宽,八英尺深。在那里发现了用于铸造文物的工具的遗迹,包括坩埚和钢包。考古学家还发现了青铜滴、未完成或破碎的青铜器物以及木炭和熔炉碎片。也有陶瓷碎片,以及6000多个粘土模具,用于生产高级礼器、武器、战车配件、乐器、装饰品和工具。该铸造厂靠近官庄的内城及其行政中心,但研究人员表示,不确定铸造厂是否按照政府命令开始铸造。该论文的第一作者、郑州大学研究员赵浩在一份声明中说:“大约 150 年后(最初成立后),铸造活动出现在这家铸造厂。”然而,在转型后不久,中国的其他代工厂也纷纷效仿。该团队发现了 54 个用于铸造空心铲形硬币的粘土芯——22 个未使用的芯和 32 个废弃的芯头——证明整个铸造过程,包括模具制造和硬币铸造,都是在铸造厂进行的。研究人员表示,所有的粘土核心都非常相似,这意味着“在官庄铸造的铁锹硬币具有高度的标准化”。 “粘土核心是在测量工具的帮助下精心制作的,以调节它们的大小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变化。”黑桃硬币——世界上最早的一些货币——被认为代表了它们所遵循的除草工具与一种标准化货币形式之间的联系。在官庄出土了两枚铁锹硬币,以及用来铸造它们的泥模。这对中最完整的例子是尖肩锹,最初长超过 5 英寸,表面有 3 条平行线。研究人员写道:“内部粘土核仍嵌入硬币手柄的插槽中。”第二个碎片只有手柄幸存下来,但两个硬币都是相同的。
官庄铸币厂是中国首个有确定年代的铸币厂。它还代表了世界上已知最早的标准化金属货币。其他已知的例子包括 Lydian Lion,一种由金银制成的硬币,是古希腊和罗马硬币的前身,以及波斯 daric,一种阿契美尼德帝国的金币。 “制造硬币是人类历史上最具革命性的金融创新之一,”赵说,并指出在铸造工艺发明后,财富更容易交易、计算和囤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