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文一号任务向火星发射

2020-07-23 14:52:28

周四,中国启动了希望这将是其首次成功的火星之旅,向这颗红色星球发射了天文一号任务,这一旅程将持续到明年。

各种流媒体视频平台上的中国用户发布的非官方视频流显示,长征五号火箭在文昌航天器发射场的发射台上,被中国南部海南岛发射场周围晶莹剔透的蓝色海水环绕。当火箭在离开地球大气层的途中向南和向东飞行时,成群结队的观众在附近的海滩上观看并欢呼。

中国航天局按照对其大部分太空活动保密的传统,没有播放自己的官方发射直播视频。但在发射后的一个小时内,官方媒体播放了火箭升空的画面,并宣布包括一个轨道器、一个着陆器和一个月球车的任务已经安全地在前往火星的路上。

如果成功,中国的第一次火星探测任务也将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因为它的目标是一次性实现绕轨、着陆和漫游。Pic.twitter.com/kzCBMIpJqx。

--环球时报(@globaltimesnews)2020年7月23日。

这是继阿联酋制造的希望轨道器(Hope Orbiter)之后,今年夏天充满火星之旅的第二次发射。希望轨道器是阿联酋于周一从日本发射的。和阿联酋一样,中国也在利用每隔26个月左右地球和火星比往常更近的短暂窗口。

第三项任务-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漫游车-计划于下周发射。如果这三次任务都成功起飞,他们将于明年2月抵达火星。

天文一号任务是以屈原的一首诗命名的,屈原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到3世纪,翻译成“天堂之问”或“天堂之问”。

它包括一个轨道器,一个着陆器和一个月球车。虽然其他国家已经采取了交错的方式访问火星-先是轨道器,然后是着陆器,最后是月球车-但中国强调,它将首次尝试同时操作所有这些部件。

据参与此次任务的四名科学家称,该轨道器将对火星及其大气进行大约一年的研究,即在地球上停留687天。除了两个相机,它还携带了地下雷达,一个研究火星磁场的探测器和其他三个科学仪器。

轨道器还将充当返回地球的中继,与任务中的漫游者部件进行通信。该机器人探险者还将携带相机、探地雷达和其他仪器。它的任务是持续大约90天的火星时间。

火星车将试图降落在火星中北部纬度的乌托邦普兰蒂亚地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海盗2号”任务于1976年降落在那里。除了1971年苏联的一次任务在不到两分钟后失去联系外,只有美国成功地完好无损地降落在火星上。

早些时候,利用美国宇航局火星勘测轨道器的数据进行的研究表明,乌托邦普兰蒂亚有一层相当于地球上苏必利尔湖发现的水冰。天文一号任务的目标之一是更好地了解这些冰的分布,未来火星上的人类殖民者可以利用这些冰来维持自己的生存。

附在保护壳上的降落伞将减缓着陆器的下降速度。接下来,一组支柱将在半空中展开。一旦浮出水面,坡道就会滑出来,这样月球车就可以开走了。

在轨道器到达火星后,着陆探测器将分离并下降到行星表面。

在轨道器到达火星后,着陆探测器将分离并下降到行星表面。

附在保护壳上的降落伞将减缓降落速度。接下来,一组支柱将在半空中展开。着陆后,一个坡道会滑出来,这样月球车就可以开走了。

在轨道器到达火星后,着陆探测器将分离并下降到行星表面。

附在炮弹上的降落伞将减缓下降的速度。接下来,四个支柱将在半空中展开。着陆后,一个坡道会滑出来,这样月球车就可以开走了。

“迎火一号”是一颗轨道器,与俄罗斯的一项任务配对,这项任务是研究火星两颗小卫星之一的火卫一(Phobos)。但搭载这两艘航天器的俄罗斯火箭在发射后不久就发生了故障,它无法逃脱地球的引力。两艘宇宙飞船最终都在大气层中烧毁。

虽然英火一号事件是一次挫折,但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已经稳步跻身航天国家的前列。它的太空项目是为数不多的将自己的宇航员和空间站送入轨道的项目之一。中国还两次将月球车降落在月球上。

其中一项任务,嫦娥四号,于2019年1月降落在月球的远侧,这是其他任何国家都没有做过的。它的机器人月球车玉兔2号仍在探索月球的远侧,并帮助科学发现月球的组成。

阿联酋的太空计划规模不大,它试图加入到达火星的国家行列,这是激励阿联酋年轻人从事科技事业的雄心勃勃努力的一部分。

它的“希望”号飞船将在火星轨道上运行数年,帮助科学家研究火星的天气周期。

如果中国的天文一号发射成功,今年夏天的第三次火星任务将是美国宇航局的毅力月球车。由于技术问题推迟了早些时候的发射,它计划于7月30日发射。

这个机器人探险者将是NASA在火星上的第五辆漫游车,它与目前正在探索盖尔陨石坑的好奇号非常相似。它携带着不同的科学仪器,并将探索杰零陨石坑,这是一个干涸的湖泊,科学家们认为,该湖可能是寻找火星已灭绝微生物生命化石证据的好目标。

这项任务还将尝试在这颗红色星球上进行一项新的首次:在稀薄的火星大气中驾驶直升机。NASA的独创性直升机将在着陆后不久由漫游者投放。然后,它将尝试在与地球大气层上游一样薄的空气中进行多次试飞,目的是证明火星既可以在地面上探测,也可以通过空气探测。

第四项任务,俄欧联合罗莎琳德·富兰克林月球车,也将于今年夏天发射。但冠状病毒大流行加剧了技术障碍,无法及时克服。它现在计划在2022年发射。

六个轨道飞行器目前正在从太空研究这颗行星。其中三个是由NASA发射的:2001年发射的火星奥德赛,2005年发射的火星侦察轨道器,以及2013年离开地球的MAVEN。

欧洲有两艘航天器在轨道上。它的火星快车轨道器于2003年发射,ExoMars痕量气体轨道器于2016年发射升空,并与俄罗斯的空间计划共享。

印度运营着第六艘航天器,火星轨道器任务,也被称为Mangalyaan,于2013年抵达。

目前有两个美国使团在地面执行任务。好奇号自2012年以来一直在漫游。另外还有洞察力,自2018年以来一直在研究这颗红色星球的Marsquake和其他内部属性。美国的第三项任务机会月球车(Opportunity Rover)于2019年到期,当时一场沙尘暴导致其断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