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网络:苏联几乎发明了互联网的故事

2020-07-30 00:13:23

当杰出的苏联控制论者维克多·格鲁什科夫(Viktor Glushkov)设计了计算机化计划系统的蓝图时,苏联有望成为网络先驱。然而,最终没有数字网络。贾斯汀·雷诺兹讲述了苏联人如何几乎创造了互联网的故事。

由数字网络运行的先进的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愿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社会主义的想象力。亚历山大·博格丹诺夫(Alexander Bogdanov)1909年出版的布尔什维克科幻小说“红星”(Red Star)设想了在火星上实现共产主义乌托邦,通过原型计算机规划和自动化的复杂指令性经济,使丰富的财富和休闲成为可能。大脑中的火星工程师,他们的“精致的大脑”通过“微妙的和看不见的”线与机器相连,从控制室微调经济投入和产出,跟踪生产过剩和短缺。

博格达诺夫的思想实验先于当代关于数字网络为新的经济交换形式开放的可能性的猜测。保罗·梅森(Paul Mason)的一本畅销书“后资本主义”认为,信息可以在网上轻松共享,再加上3D打印技术的出现,正在孕育一种新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商品和服务可以免费交换。另一本书是尼克·斯尔尼切克和亚历克斯·威廉姆斯合著的“发明未来”,他们设想了一个由数百万互联设备的无缝互动推动的自动化经济。

今天的许多数字乌托邦的灵感来自于现实世界中实施电子社会主义的尝试:萨尔瓦多·阿连德(萨尔瓦多Allende)20世纪70年代流产的计划,该计划试图通过全国电传机网络使智利经济的规划合理化和民主化。皮诺切特的政变缩短了“赛伯辛计划”,但在其标志性的复古未来主义中央操作室幸存下来的图像的帮助下,这一事件继续象征着利用技术突破到另一种经济体系的激进愿望。

Cybersyn是在同一时代构思出来的,它是一个更雄心勃勃、但记录更少的项目:一个资源充足的项目,旨在将苏联庞大的指令性经济的规划数字化。塔尔萨大学(Tulsa University)教授本杰明·彼得斯(Benjamin Peters)在一本新书中详细讲述了“苏联互联网”错综复杂的故事。彼得斯冒险进入莫斯科档案馆,“被一个闪烁的灯泡照亮”,拼凑了一个计划,即通过在从列宁格勒到西伯利亚的主要生产地点安装和联网一系列大型计算机,为步履蹒跚的苏联经济增压。该项目是苏联利用技术为“全面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条件这一永不停歇的雄心最壮观的表现之一。

20世纪70年代是一个利用技术突破到另一种经济体系的时代。

从一开始,苏联就陶醉于机器的美学。列宁把社会主义的成就等同于国家的电气化。策划者试图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应用Fordist的生产技术。先锋设计师、建筑师和电影制片人坚持认为工程就是艺术,艺术就是工程。但这些愿景远远超过了这个贫穷国家可用的技术。斯大林诉诸于强迫进军工业化计划,将俄罗斯拼凑而成的经济推入僵硬的金字塔结构,工厂和农场的产出通过地区当局设定的目标进行协调,这些目标向中央计划部汇报。

这台庞大的机器以巨大的生命和自然资源浪费为代价,带领苏联通过了连续的五年计划。计算错误导致了长期的产量短缺或超产,在指挥链上上下连锁,年复一年地继续下去。到1960年,300万名官员试图追踪经济中深不可测的信息流动,据预测,如果要实现未来的增长目标,20年内将需要一个相当于整个工作人口的官僚机构。

为了把事情做好,规划者、管理者和工人求助于纵横交错的官方层级的非正式网络。苏联经济远不是大众想象的僵化等级制度,而是依赖于非正式关系和个人恩惠的漩涡。但到了赫鲁晓夫时代,科学似乎正在追赶那些早期的革命梦想。受控制论的新领域(研究自然界、机器和人类社会中的信息系统)的启发,苏联经济学家开始将指令性经济重新想象为一个能够根据新的投入重新校准计划流程的自反式系统。新兴的大型机计算技术将提供数字处理的火力,使其成为可能。

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计算机化计划系统的全面蓝图已经出现:由杰出的控制主义者维克多·格鲁什科夫(Viktor Glushkov)设计的全州自动化系统(All-State Automated System,简称OGAS)。格鲁什科夫提议在经济的金字塔结构上覆盖一个巨大的数字网络:主要生产点的大约2万台主机将连接到数百个地区行政中心,将数据推向莫斯科的中央处理中心。

到20世纪50年代末,计算机化计划系统的全面蓝图已经出现:全州自动化系统(All-State Automated System,简称OGAS。

OGAS预见到了云计算,允许授权的工人、经理和管理员将信息输入到所有用户都可以访问的中央数据库,并展望了今天的虚拟货币,提出使用电子收据处理交易的系统能力将使实物货币变得多余。这项提议是厚颜无耻的乌托邦。格鲁什科夫的设计追求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即工人投入指导下的理性经济体系,就像领导苏联太空计划的工程师一样,他被俄罗斯宇宙主义者对一种合成不朽的渴望迷住了。与21世纪“技术奇点”的倡导者不同,格鲁什科夫相信,有朝一日,更先进的网络将使将嵌入人类神经回路的个性上传到超级计算机成为可能。

OGAS的规模与其宏伟的哲学相匹配:耗资200亿卢布(今天约为3.334亿美元),需要大约30万运营商,它将在30年内推出。而且,至少在一开始,这是苏联领导层的共同抱负。Glushkov被任命为一个新的控制论研究所的负责人,该研究所是几个资金雄厚的研究中心之一,负责数字创新。

该项目在冷战后苏联技术乐观的高峰期,即人造卫星和加加林时代蓬勃发展。当有关俄罗斯雄心勃勃的经济快速扩张的谣言传到美国政府手中时,美国政府已经担心苏联的太空探索预示着共产主义霸权的崛起,于是美国加倍努力建设自己的网络--当今互联网的前身--阿帕网(ARPANET)。

到1970年,格鲁什科夫的计划已经准备好提交政治局审批,在总书记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Leonid Brezhnev)和总理阿列克谢·科西金(Aleksei Kosygin)的承诺支持下,似乎注定会获得批准。但事实并非如此。进入斯大林以前在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正式提出他的建议时,格鲁什科夫注意到勃列日涅夫和科西金的椅子是空的。他们的缺席-表面上是为了参加其他地方的国家活动-鼓励财政部长瓦西里·加尔布佐夫(Vasily Garbuzov)强行通过一项反提案,该提案撕裂了该计划的核心。允许在关键的生产中心安装计算机,但最重要的是,不允许将它们连接在一起。现有的规划官僚机构将被保留:不会有数字网络。OGAS似乎,无论它有什么希望,都威胁到了太多的既得利益。

最终,没有数字网络,因为OGAS似乎威胁到了太多的既得利益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理性的格鲁什科夫多次未能重振人们对他的计划的兴趣,但他开始屈服于阴谋论,这表明他受到了美国间谍的干预,而且他在政治局会议后不久乘坐的一架航班紧急降落是由破坏造成的。格鲁什科夫于1982年去世,当时苏联领导层将经济复兴的希望寄托在有限的市场自由化上,这种做法使得计算机化的指令性经济的概念变得多余。

回想起来,OGAS似乎野心勃勃得离谱。如此庞大的网络的发展需要政治承诺的深度和持续时间,即使是威权政权也不太可能持续下去,早期的大型机技术是否有能力处理如此多的数据也是值得怀疑的(除了复杂的计划经济概念本身是否有意义这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之外)。OGAS只能是在一个对新技术可能性的无限信心和冷战的需要使乌托邦思维成为可能的时代构思出来的。

然而,他们非凡的太空计划给了苏联一些理由,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确切地说,是有能力瞄准星星的。为什么经济现代化,一个规模和重要性相似的项目,数千名他们最优秀的人才一直致力于此,却如此彻底地失败了?

红色的很多。格鲁什科夫对同龄人对他伟大设计的幻想破灭了,他把希望寄托在未来几代人身上,他们可能会培养出智慧,让技术为所有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