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摘要:国家为何失败--理解国家是富是贫

2020-08-21 21:53:13

摘要:国家为什么失败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国家富裕,另一些国家贫穷。这本书的主要主题是:政治定义经济增长,因为它们是定义包容性机构或抽取性机构的系统。这本书读起来像是对资本主义的颂歌。

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如果你想知道繁荣和增长是从哪里来的,这本书将在一项超过15年的研究中带你走出几千年来的例子。这是一篇综合性的经济学论文。

你从中得到什么:一个紧密联系和支持的模型,说明政治决策如何影响未来的经济繁荣。一种快速了解和预测各国未来几十年增长的心理模型。

你应该读一下吗?如果你对学习一种试图解释各国财富差异的理论感兴趣,这是一本好书。

我正在读100本这样的书,我会给你发送摘要,这样你就可以决定是否要自己读了。如果这很有趣,可以考虑订阅下面的内容。

这本书从试图解释国家财富差异的传统命题开始。这些理论无法解释不同国家之间的社会不平等:

地理误区:温暖的气候让人们减少了工作。反例:新加坡非常靠近赤道,经济增长很快。

文化误区:一些国家的人懒惰,另一些国家的人生产力超高。虽然文化有助于解释差异,但这还不够。文化差异受到每个国家政治决策的影响。诺加莱斯是墨西哥和亚利桑那州的一个城市,用栅栏隔开。在文化上,人们是一样的,但是他们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不同。

无知误区:领导人不知道如何实施措施来实现繁荣。这只是个神话,领导人完全知道该怎么做。这仅仅是,从历史上看,这是改善自己与自己亲近的人的地位的同义词。

这就引出了这本书的主要论点:政治定义经济增长,因为它们是定义一个国家内的包容性机构或非抽取性机构的系统。

包容性的机构是一个多元化的机构,它激励人们参与政治和经济,与一个强大的中央国家一起保护财产权。在一个民主国家,公民可以有效地选择他们的总统或议会代表,这就是说,它有一些包容性的机构。

另一方面,采掘制度是由非多元代表制或非中央集权政府定义的,只有少数人可以参与经济利益。这通常意味着精英控制着政治机构,因此也就是经济机构,并迫使它们偏袒它们。没有任何民主参与的独裁政权被称为采掘型机构。

这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还在于它们与创造性毁灭的互动方式。创造性破坏是指旧的维持现状的做事方式受到挑战,并因发明和采用技术而被摧毁的过程。工业革命为创造性的破坏创造了许多机会,旧的手工生产纺织品的方式被技术所取代。

鉴于创造性破坏威胁到它们的地位和地位,这种创造性破坏的概念是根本的,因为采掘类机构对此感到恐惧。事实上,这本书指出,对创造性破坏的恐惧是为什么在公元前4500年(新石器时代)到工业革命(17c)之间生活水平没有持续提高的原因。

1589年,威廉·李(William Lee)在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裁决强制要求针织帽子后发明了长袜框架(这导致了需求的巨大激增)。他向女王申请了一项专利(这样他就可以从他的发明中受益),但她否认了这一点,称这会让人们变得更贫穷,并破坏国家的稳定。事实上,女王担心这项创新会如何影响她的控制权和地位。

18世纪,欧洲的专制主义领导人(如德国/奥地利的弗朗西斯一世或俄罗斯的彼得大帝)强烈抵制工业化,因为这将意味着更多的人搬到可以团结和反抗他们的城市。

中国在宋朝统治下的16世纪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在清朝和明朝关闭了自己-包括停止所有的对外贸易。这是因为皇帝们不想要一个受过指令的民众来反抗他们。缺乏对贸易的监督阻碍了中国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增长。1949年毛上台时,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在20世纪的美国,某些商人在创造和维持垄断方面是无情的。他们被称为“强盗男爵”。任由市场自行其是的市场可能会被垄断企业控制。垄断是采掘型机构的自然标志,因为它们降低了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强盗男爵的一个例子是洛克菲勒,他在1910年与标准石油公司建立了石油垄断,使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亿万富翁。在此期间,财富不平等迅速加剧。

1445年,古腾堡发明了第一台机械式活字印刷机。这使得印刷书籍得以大量生产。因此,识字率提高了。在奥斯曼帝国,苏丹控制着印刷手段,并对应该允许出版的内容收取佣金。结果,只印了几本书。对识字人群的恐惧太大了。

总而言之,创造性破坏使一个国家能够发展其技术,从而进一步为精英圈子以外的人创造财富。作为独裁者或精英,维持现状的动机太大了。创造性破坏虽然理性地有利于所有人的繁荣,但却与迎合专制统治者的利益相反。

由于缺乏创造性破坏,具有采掘型机构的采掘型社会无法创造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繁荣。

然而,采掘型机构拥有可以创造的短期增长潜力。列宁和斯大林上台后,像苏联这样的国家看到了增长的刺激。然而,由于该政权的抽取性制度性质,它不可能持续下去,因为人们几乎没有动力去生产、创新和创造。事实上,当探索奖金时,它们是以产量为基础的,并没有以任何方式激励人。考虑到没有产权或任何专利可以授予,几乎没有动力去做得更好。

从历史上看,国家一直是牵引力的,只是为了通过关键时刻的事件变得包容才采取行动。在14世纪之交,英国实行封建秩序。黑色瘟疫是英国从抽取性机构向包容性机构转变的驱动力。由于劳动力的巨大稀缺,农民要求更高的工资。农民开始从强迫劳动和对领主的许多义务中解脱出来。工资开始上涨。然后在1351年,随着“劳工法令”的颁布,它被推迟了,就像在大多数采掘国一样,该法令规定了工资,并命令农民为他们的主人工作。

关键时刻已经将各国推到了包容性机构和抽取性机构之间。这两种类型,包容性和提取性,也都是自我强化的。

在包容性机构、国家的情况下,这种自我强化被称为非良性循环。当各国创建更具包容性的机构时,这会导致它们进入一个循环,在这个循环中,它们更难回去。这是因为强大的群体看到了拥有更具包容性的机构的价值,这些机构使他们得以繁荣。在这个良性循环中启用了几种机制,其中之一是媒体。新闻业是制衡的关键部分。在美国,1910年至1920年间,在大萧条期间和之后,为实施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做出了许多努力,该新政是一项广泛的改革,旨在克服25%的失业劳动力。最高法院阻止了一些法律,这使得罗斯福质疑、挑战并试图罢免最高法院,以使他的法律获得通过。由于人们不支持罢免法官的事业,这一努力失败了。良性循环作为保护不受榨取行为影响的包容性制度的一个例子。

或者,当有了采掘型机构时,国家就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这再次很容易解释,因为激励措施太强了,人类无法剥夺自己作为统治者的地位和利益。举个例子:在19世纪,在1865年南方联盟失败的内战之后,南方精英们创造了现在被称为吉姆·克罗(Jim Crow)的东西。吉姆·克罗(Jim Crow)是为将黑人与社会其他人隔离而通过的一系列法律的集合。例如,“黑人法典”消除了黑人劳动力的流动性。即使在今天,令人震惊的是,阿拉巴马州宪法第256条定义了白人和黑人儿童从学校隔离的问题。问题是,南方通过降低黑人的地位来继续使用廉价劳动力的动机太大了。

总而言之:这本书提出,威权主义的增长从来都不是可取的,也是不可行的,因为对提取机构改革的激励太大了,而且从来都不是可持续的。

虽然这本书探索了几个世纪的历史事实和关键时刻,以维持其三角洲理论在比较国际财富方面的地位,但我觉得似乎有一个重要的主题需要涵盖:一个国家内的财富不平等。举个例子:美国的贫富差距正在扩大。由于高度不平等与经济流动性降低相关,这降低了人们在经济上参与的能力,因此降低了包容性机构的权力。这意味着出生在贫困家庭的孩子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太可能改善他们的经济状况。穷人世世代代保持贫穷,即使在绝对包容的机构中也是如此。然而,在这本书中显而易见的是,中央政府有责任找到机会来平衡这种差异。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我没有足够的知识来讨论,但我有兴趣了解更多。

关于这一点有几个有趣的数据点:伟大的盖茨比曲线和皮尤研究中心。

另一个批评来自比尔·盖茨,他说这本书令人大失所望。他发现作者的观点过于简单化和不完整。他提供了另一种观点来解释增长:

这指向了最明显的增长理论,那就是它与拥抱资本主义经济--独立于政治体制--密切相关。当一个国家专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改善,并使用市场定价来确定应该如何分配资源时,它就会走向增长。这个测试比作者提出的测试清晰得多,在我看来,它更符合随着时间推移所发生的事实。

对这本书的另一种批评似乎表明,它对世界应该如何工作以实现繁荣的看法过于西化和资本主义(即,该书依靠种族中心主义将美国定位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民主国家)。

总而言之,我们有理由相信,虽然这本书的主题具有挑衅性和趣味性,但似乎并没有得到普遍接受。

我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想拓展经济理论的视野。为此,我认为这是对一个人应该有的一套理论的极大补充。我想进一步探索其他截然不同的观点来补充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