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Kneron完成了由香港大亨李嘉诚的Horizons Ventures领投的4000万美元融资。其其他杰出投资者包括阿里巴巴创业基金,红杉资本,高通和台北SparkLabs。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阿尔伯特·刘(Albert Liu)在接受TechCrunch采访时表示,由于投资者的要求,Kneron拒绝透露富士康和华邦的投资金额,但称这是“八位数”交易。
成立于2015年的Kneron最新产品是神经处理单元,可以在不依赖云的情况下实现复杂的AI应用程序。这家初创公司直接采用了英特尔和谷歌的芯片,据称它们比其产品消耗更多的能源。在聘请高通公司前台北工程主管戴维斯·陈(Davis Chen)之后,这家初创公司最近获得了人才的提升。
Kneron的客户包括中国空调巨头格力(Gree)和德国的自动驾驶软件提供商Teraki,新的交易使全球最大的电子制造商成为客户。作为战略协议的一部分,Kneron将与富士康合作开发富士康的智能制造和新推出的电动汽车开放平台,而与Winbond的合作将专注于基于微控制器(MCU)的AI和内存计算。
“低功耗AI芯片很容易放入传感器中。我们都知道,在某些生产线中,传感器非常小,因此要使用大型GPU(图形处理单元)或CPU(中央处理单元)并不容易,尤其是在功耗非常重要的情况下。”在创立Kneron之前,他曾在高通公司和三星公司担任研发职位。
与某些竞争对手不同,Kneron设计的芯片适用于广泛的用例,从制造,智能家居,智能手机,机器人技术,监控,支付到自动驾驶。刘不仅表示,它不仅制造芯片,而且还制造嵌入在芯片中的AI软件。Liu表示,这一策略使他的公司与SenseTime和Megvii等中国AI宠儿区分开来,后者通过云实现AI服务。
与这些公司相比,Kneron的融资步伐还没有那么激进,这些公司通过超额融资回合为其快速扩张提供了动力。已有6年历史的SenseTime迄今已筹集了约26亿美元,而拥有9年历史的Megvii已筹集了约14亿美元。相比之下,Kneron已从A轮融资中筹集了7,000万美元。
像中国的AI新兴企业一样,Kneron正在考虑首次公开募股。 刘说,预计该公司将在2023年实现盈利,“这可能是我们进行IPO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