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芬兰,无家可归的人数急剧下降。原因:该国采用“住房第一”的概念。那些受无家可归影响的人可以在没有任何先决条件的情况下获得一间小公寓和咨询服务。因此,每 5 个受影响的人中就有 4 个重新过上稳定的生活。并且:所有这些都比接受无家可归便宜。 2008 年,您可以在赫尔辛基公园的树木之间看到帐篷村和小屋。无家可归的人在芬兰首都市中心建造了临时房屋。他们暴露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自 1980 年代以来,芬兰政府一直在努力减少无家可归者。建造了短期庇护所。然而,长期无家可归的人仍然被排除在外。紧急避难所太少,许多受影响的人无法摆脱无家可归的境地:他们找不到工作——没有住所地址。没有任何工作,他们找不到公寓。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此外,他们在申请社会福利方面也遇到问题。总而言之,无家可归的人发现自己被困住了。但在 2008 年,芬兰政府推出了一项针对无家可归者的新政策:它开始实施“住房第一”的概念。从那以后,受影响的人数急剧下降。芬兰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任何人都不应该流落街头——每个公民都应该有一个住所。这个国家是成功的:它是唯一一个无家可归者人数正在下降的欧盟国家。正是“Y-Foundation”等非政府组织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住房。他们自己负责建筑,在私人住房市场上购买公寓并翻新现有公寓。公寓拥有一到两个房间。除此之外,以前的紧急避难所已被改造成公寓,以提供长期住房。
“每个人都清楚旧系统不起作用;我们需要彻底的改变,”Y 基金会主任 Juha Kaakinen 说。无家可归的人通过租赁协议变成租户。他们还必须支付租金和运营成本。在住宅楼设有办公室的社会工作者帮助解决财务问题,例如申请社会福利。 Juha Kaakinen 是 Y 基金会的负责人。非政府组织从国家获得贴息贷款购买住房。此外,照顾无家可归者和未来租户的社会工作者由国家支付。另一方面,芬兰彩票支持非政府组织在私人住房市场上购买公寓。 Y-Foundation 还定期从银行获得贷款。该非政府组织后来使用租金收入偿还贷款。 “我们不得不摆脱当时仍然存在的夜间避难所和短期旅馆。他们在芬兰有着悠久的历史,每个人都可以看到他们并没有让人们摆脱无家可归的境地。我们决定扭转这些假设。” (Juha Kaakinen, Y-Foundation 主任) 芬兰采用的政策称为“住房优先”。它颠覆了传统的无家可归者援助。更常见的是,受影响的人应该寻找工作并摆脱心理问题或成瘾。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寻找住宿方面得到帮助。另一方面,“住房优先”则颠倒了道路:无家可归的人获得了公寓——没有任何先决条件。社会工作者帮助他们申请社会福利,并且可以接受一般咨询。在这种新的、安全的情况下,受影响的人更容易找到工作并照顾好自己的身心健康。结果令人印象深刻:五分之四的无家可归者将能够通过“住房第一”长期拥有自己的公寓并过上更稳定的生活。
在过去 10 年中,“住房优先”计划在芬兰提供了 4,600 套住房。虽然 2017 年仍有大约 1,900 人流落街头,但该计划可能会在 2019 年之前将这一数字减少到不到 1000 名长期无家可归者——但紧急避难所里有足够的地方供他们使用,因此他们至少没有睡在外面了。为人们建造住房需要花钱。在过去 10 年中,作为“住房优先”计划的一部分,2.7 亿欧元用于住房的建造、购买和翻新。然而,Juha Kaakinen 指出,这远远低于无家可归本身的成本。因为当人们处于紧急情况时,紧急情况会更加频繁:袭击、受伤、故障。警察、医疗保健和司法系统经常被要求介入——这也需要花钱。相比之下,“住房优先”比接受无家可归者要便宜:现在,国家每年每名无家可归者的支出比以前少 15,000 欧元。每 5 个人中就有 4 人保留他们的公寓,从长远来看,“住房优先”是有效的。在 20% 的案例中,人们搬出去是因为他们更喜欢和朋友或亲戚住在一起——或者因为他们付不起房租。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它们也不会被丢弃。如果他们愿意,他们可以再次申请公寓,并再次获得支持。当然,没有成功的保证。尤其是无家可归的妇女更难接触到:她们更频繁地隐瞒自己的紧急情况:她们较少流落街头,而是与朋友或熟人待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