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打字机

2021-07-26 06:41:29

面对几千个字符,在数字技术出现之前,日本人是如何使用打字机的?答案是汉字打字机(和文タイプライター或邦文タイプライター),它是由杉本京太于1915年发明的。这项发明被认为非常重要,因此被日本专利局选为日本十大发明之一。 1985 年的 100 周年庆典。这是第一个模型的一些照片。 (照片由佳能半导体设备公司提供。)要了解打字机的工作原理,让我们看一下更新的模型(来自维基百科 – 单击高分辨率图像):实际生产打字机的打字机都是独立的金属件,有点像活字,排列在打字机下方的托盘 (1) 中。使用打字机上的手柄 (2) 从打字机正面显示的字符列表 (3) 中选择要键入的字符。该手柄直接与托盘相连,使托盘相对于打字机内的固定敲击机构移动。在此特定型号上,有两个单独的手柄(4 和 5)用于打印字符。一个手柄操作将撞针拉出托盘并将其连接到锤子的机构,而另一个手柄被敲击以将撞针推到色带、纸张和滚筒上。 (我不确定哪个手柄是哪个。)以下来自 1915 年原始模型专利的图表显示了原始机制。这使用单个手柄来拾取前锋,然后在一个动作中输入角色。 (点击放大)右侧标有 13 号的部分是撞针手柄,它一直连接到左侧的滚轮(19 号)。随着 13 被推下,19 上升,旋转打字机下方的长杆 (20) 并将撞针 (32) 推出到锤子中。

随着 13 被进一步推动,19 继续上升,推入部件 24,这将撞针锁定在锤子中,然后将锤子撞击到压板上。使打字机难以使用的原因之一是使敲击杆力正确。如果用普通的力量敲击,小数点或标点符号等字符会刺穿色带和纸张,卡在橡胶压板上。另一方面,非常复杂的字符(如昙或惊)需要用额外的力量敲击以补偿字体的大表面积。再加上大量的字符(这使得在 QWERTY 键盘上打字显得微不足道)意味着只有经验丰富的操作员才能使用这些打字机。在这个 1928 年的模型中,角色选择方法使用了类似拖拉机的机制。左前方的表盘滚动显示字符,就像推土机上的履带一样。这个型号的价格是 190 日元,大约相当于 190 日元。 6000 美元的现代货币。 (注:其余照片经和文タイプライター日本语タイプライター(仅限日语)许可转载)。以下 1942 年型号使用毛毡滚筒代替色带涂抹墨水。紧凑的报时机制仍然保留了 1915 年的大部分原始设计。另一个进步是鼓选择机制,从东芝 1955 年的模型中可以看出。最后是 1981 年的东芝型号。这里的撞针通过弹簧连接到选择条上。一旦从鼓中选择了特定的条带,锤子就会从后面摆动,迫使撞针进入色带和纸张。最终,开发了使用电击机制的模型。这需要回到前锋设计的托盘。以下型号来自 1980 年代。

1984 年价格低廉的数字文字处理器的出现预示着汉字打字机的终结。到了 90 年代中期,个人电脑也开始在日本家庭中流行起来,汉字打字机的时代结束了。尽管大多数已被丢弃或闲置在仓库中积灰,但您仍然可以找到出售的二手模型。 (Yahoo Auction Japan 有一些电动型号。)虽然不再生产日本打字机,但杉本 Kyoka 为制造他的发明而创立的公司,日本打字机公司( 日本タイプライター株式会社),继续以佳能半导体的形式存在设备。我找不到关于这个主题的任何英语书籍,但技术爱好者可能对我在亚马逊上找到的这张日本打字机的海报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