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绿带

2022-02-19 00:46:09

跳转到导航跳转到搜索欧洲绿带倡议是一个草根运动,旨在沿着前铁幕走廊进行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这个词既指环境倡议,也指它所关注的领域。该倡议是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和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的赞助下实施的。该倡议的目的是建立一个从巴伦支到黑海和亚得里亚海的生态网络的主干。

欧洲绿化带作为一个区域,沿着前铁幕的路线,连接国家公园、自然公园、生物圈保护区和越境保护区,以及沿或跨越(前)边界的非受保护的宝贵栖息地。[1]

1970年,卫星图片显示,芬兰和俄罗斯边境上有一片暗绿色的古老森林带。[2] 20世纪80年代初,生物学家发现,德国西部巴伐利亚州和东部图林根州之间的内边界地带是几种珍稀鸟类的避难所,这些鸟类已从覆盖中欧大部分地区的密集使用地区消失。[3] 这一观察结果背后的原因是,在这些通常不允许公众进入的边境地区,人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小,因此野生动物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最小。

1991年冷战结束后,严格的边界制度被放弃,边界区逐渐开放,从1990年德国统一开始,并继续逐步将新成员国纳入申根条约,作为欧盟扩大进程的一部分。与此同时,边境地区内或附近的训练场和军事研究机构等大型军事设施被关闭。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清楚这些土地属于谁,也不清楚这些珍贵景观的命运如何。在这种背景下,保护倡议绿带形成,以保护前铁幕沿线的自然资产。

绿带的路线沿袭了20世纪下半叶划分东欧共产主义国家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边界路线。它分为四个区域部分:

巴尔干(或东南欧)绿带:塞尔维亚、黑山、科索沃、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北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希腊和土耳其

该倡议的历史起点是1989年12月霍夫(德国)在柏林墙倒塌一个月后通过的绿带决议。这份文件由来自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300多名环保人士制定和签署,启动了第一批针对德国境内边界的保护项目。在取得了几项成就后,这个想法被带到了欧洲的水平。在2003年召开第一次欧洲绿带会议后,决定成立一个工作组,由世界保护联盟(IUCN)作为其实施的总体协调员;自然保护联盟与匈牙利的费尔托·汉萨格国家公园共同组织了工作组第一次会议,会议于2004年9月9日至12日举行。[5] 在下文中,工作组与绿带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制定了一项工作计划,并提议在绿带沿线各国的代表由各自的环境部正式任命为国家绿带协调中心。2010年,俄罗斯、芬兰和挪威的环境部长签署了一份共同保护芬诺斯卡迪亚绿带的谅解备忘录。2010年11月,对自然保护做出突出贡献的约束性奖项颁发给了五名持续参与保护绿化带的个人。[6]

多年来,人们一直在考虑将欧洲绿化带提名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7]

该倡议的网络由上述三个地区的官方代表(区域协调员)和2003年第一次欧洲绿带会议期间任命的每个国家的官方代表(国家协调中心)组成:[1]

芬诺斯坎迪安绿带:俄罗斯西北部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协会(波罗的海自然基金会)

该地区绿带愿景的实施是由数百名来自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8]的利益相关者以项目或自愿的方式进行的。

生物学家的观察表明,边境沿线的军事行动在许多方面导致了野生动物保护:[9]

保持植被被砍伐,以便边防人员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对面,阻止了该地区成为连绵不断的森林,从而保护了需要开放土地的野生动物。

人们注意到的一个奇怪现象是,在巴伐利亚州和波希米亚之间边境地带的一个森林地带,在边境屏障被拆除18年后,林鹿仍然拒绝穿越边境:比较牲畜的重量。

德拉瓦河是匈牙利和克罗地亚之间的边界:相互的不信任阻碍了河流的开发工作,因此这条河及其河岸仍然是自然的,包括这条河在沙马筑巢的地方形成了沙崖。德拉瓦河切断了蜿蜒的河流,留下了每个国家的许多遗迹#39;中国的领土位于河流的错误一侧;这些地区没有耕种,已经成为野生动物区。

沿着梅克伦堡地区的海岸线,限制人们进入海岸线,防止人们乘船或游泳,有助于保护海岸野生动物。

有人提出不仅要开发苏联时期的自然遗产,还要开发苏联时期的文化遗产:遵循将绿化带中的众多历史倡议、设施、项目和遗迹与自然遗产联系起来的理念,[10]为了把欧洲绿化带变成20世纪冷战的活生生的历史纪念碑。[8] 在欧洲绿带的背景下,已经在几个地方评估和/或开发了文化遗产:

德国中部边境博物馆艾希斯菲尔德的永久性展览提供了有关欧洲绿化带的信息。沿着以前的铁幕,有一条徒步旅行的小径,游客可以在这里看到原始边境设施的保留部分。

在德国布罗肯山,以前的边境巡逻路线已改为徒步旅行路线,名为";哈兹边境路";[11]

斯洛文尼亚自然公园戈里科(Goricko)内设置了带有信息牌的界石,告知游客铁幕的历史以及由此产生的自然价值

拉脱维亚绿带沿线的军事遗产已在数据库和游客地图中进行了评估和编辑,包括近100个当代目击者的故事[12]

铁幕步道,一个在EGB走廊完成长距离自行车路线的项目。

韩国非军事区自然保护区;朝韩之间的非军事区建立了一个非自愿公园,自1966年以来,就有人提议将其变成一个适当的自然保护区

里肯、U.、K. Ullrich、A. Lang(2007):欧洲绿带的一个愿景:特里、A.、K. Ullrich和U. Riecken(EDS):欧洲绿带。《从愿景到现实》,IUCN,瑞士格兰德和英国剑桥,ISBN 2-8317-0945-8

^H.哈帕拉、H.里塔、E.基诺宁、T.林德霍姆和泰尔卡恩兰塔,H.2003年。芬兰-俄罗斯自然保护合作。芬兰环境部和芬兰环境研究所

^贝克,P.和弗罗贝尔,K.1981。Letzter Zufluchtsort:“Todesstreifen”?在:Vogelschutz:Magazin für Arten-und Biotopschutz(2):24(英文:最后的避难所:边境地带?)。

^美国里肯;Ullrich,K.(2010):绿带的实施——从纸面到实践。《在德国20年的经验》,载于:南卡罗来纳州古尔宾斯卡斯、Z.加西·奈特、N.布拉日奥斯卡斯和H.斯特尔(编辑):第二届波罗的海绿带论坛——迈向波罗的海海岸的可持续发展,304页,克拉普达大学出版社,2010年

^Vogtmann(2007):序言,载于:Terry,A.,K.Ullrich and U.Riecken(编辑):欧洲绿带。《从愿景到现实》,IUCN,瑞士格兰德和英国剑桥,ISBN 2-8317-0945-8

^新闻稿";具有约束力的裁决:在欧洲绿带#34#的标志下;,Euronatur,2010年11月20日[1]于2013年12月2日在Wayback机器上存档

^Gaudry,K.H.,Diehl,K.,Oelke,M.,Finke,G.和Konold,W.(2014):可行性研究世界遗产绿化带——最终报告[2]

^a b Frobel,K.(2009):绿带——无人地带的生命线,摘自:Wrbka等人(编辑):欧洲绿带。边界。荒野将来出版商普罗文茨图书馆,ISBN 978-3-85474-209-8

^ "自然世界:铁幕,生命的丝带;。天空电视台。2009年3月6日。2011年7月16日存档"自然界的铁幕,生命的丝带;。BBC。2009年3月10日。

^Jeschke,H-P.(2009):作为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绿化带,载于:Wrbka等人(编辑):欧洲绿化带。边界。荒野将来出版商普罗文茨图书馆,ISBN 978-3-85474-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