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程碑式的基因研究发现,这种鸡最早在东南亚横穿马路

2020-06-28 18:46:24

它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农场动物,也是人类最大的单一动物蛋白来源。大约有240亿只,它的数量比所有其他鸟类多一个数量级。然而,两百年来,生物学家一直在努力解释鸡是如何变成鸡的。

现在,对这种鸟的全基因组的首次广泛研究得出结论,大约在公元前7500年后的一段时间,东南亚北部或中国南方的人们驯养了一只五颜六色的野鸡。随后,移民和商人携带这种鸟穿越亚洲,前往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洲。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王明山领导的研究人员在今天发表在“细胞研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写道:“我们的结果与之前关于鸡是在中国北方和印度河流域驯养的说法相矛盾。”他们还发现,现代鸡的主要祖先是红色丛林家禽的一个亚种,名为Gallus Gallus spadiceus。

“这显然是一项里程碑式的研究,”伦敦大学学院的考古学家多里安·富勒(Dorian Fuller)说,他没有参与这一努力。他补充说,这些结果可能会揭示农业和早期贸易网络的出现,以及这种鸟的哪些特征让它对人们如此有吸引力。

查尔斯·达尔文辩称,鸡是红色丛林鸡的后代,因为这些鸟彼此相似,可以生育后代;他推测驯化发生在印度。但有五种野鸡栖息在从印度尼西亚的丛林到巴基斯坦的喜马拉雅山麓的一条宽阔的弧线上。哪个品种导致了鸡肉,以及在哪里,还不确定。根据推测的鸡骨,考古学家不同地声称,9000年前中国北方的人们驯养了这种鸟,4000年前的巴基斯坦人驯养了这种鸟。

DNA研究承诺解决这个问题,但研究人员几乎没有这种鸟的野生近亲的样本。因此,畜牧遗传资源联合实验室的遗传学家韩建林(音译)开始了一个为期20年的项目,在亚洲和非洲120多个村庄附近采集当地村鸡和野生丛林家禽的样本。

王的团队对863只鸟的全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现代鸡主要是从现在的缅甸、老挝、泰国和中国南部的驯养和野生品种进化而来的(见地图,右)。“这个地区是驯化的中心,”诺丁汉大学的合著者和遗传学家奥利维尔·哈诺特(Olivier Hanotte)说。研究结果证实了1994年日本鸟类学家、皇太子秋野根据线粒体DNA数据提出的假设。

王的团队确实发现了一些南亚贡献的证据:该团队说,一种原产于印度次大陆的丛林家禽可能在最初在东南亚驯化之后与鸡杂交。

然而,新的DNA数据将驯化的鸡与东南亚亚种G.G.spadiceus联系得最近。他们认为,成为现代鸡的谱系是在12800到6200年前从丛林禽类分支出来的,驯化发生在谱系分裂之后的某个时候。

富勒怀疑,在大约4500年前东南亚北部稻米和小米种植到来之前,这种鸟已经完全被驯化了。哈诺特承认“我们需要考古学家的帮助”来理解引发驯化的人类事件。

但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的考古学家兼印度河专家乔纳森·科诺耶(Jonathan Kenoyer)仍然怀疑这种鸡是否起源于东南亚。他说,“他们需要获取古老的DNA”来支持他们的说法,因为现代鸟类的基因组可能为鸡进化的早期事件提供了有限的线索。

DNA也没有显示最初是什么诱使人们驯服这种鸟。早期的品种比现在的工业品种要瘦得多,产的蛋也少得多,而且它们的捕食者也很多。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这种鸟最初是因为它的异国情调的羽毛或斗鸡而受到珍视。在东南亚,出售战利品公鸡仍然是一项有利可图的生意,这种鸟的高价值可能促使商人们长途运输它们。

史密森学会的考古学家梅林达·泽德称这篇新论文“令人着迷”,并说它表明“驯化和扩散的故事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她敦促结合基因和考古数据来充实这个故事。考古学家现在正在收集鸡骨,这些骨骼表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的农民在大约3500年前首次驯养了这种鸟-这些发现支持了基因工作。

与此同时,韩的团队正在基于来自亚洲、欧洲和非洲的1500多个现代鸡基因组创建一个庞大的数据集。研究人员计划分析鸡肉扩散到欧洲和非洲的情况,以及抵抗疾病或产蛋能力等性状背后的遗传变异。“这项研究揭开了鸡基因组学的全新一页,”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