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早在2001年,就跨境数据流而言,美国是主要国家。那是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初期,而美国正是科技公司和精通技术的消费者的所在地。
中国现在占跨境数据流量的23%,几乎是美国的两倍,美国以12%的份额排在第二位。
随着以前遍布世界的互联网逐渐分裂为“ splinternet”,即以国界为标志的信息网络的巴尔干化马赛克,中国的领导者可能会转变为优势。
日经新闻社对国际电信联盟和美国研究公司TeleGeography的跨境数据流信息进行的调查显示,2019年,包括香港在内的中国跨境数据流远远超过了其他1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美国(单击此处获取本文的图形丰富版本。)
北京的力量之源在于与亚洲其他地区的联系。尽管2001年美国在流入和流出中国的数据流中占45%,但去年这一数字下降到仅25%。亚洲国家目前占总数的一半以上,特别是越南为17%,新加坡为15%。
北京利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倡议鼓励阿里巴巴集团控股和腾讯控股等私营科技公司向海外扩张。阿里巴巴分拆的蚂蚁集团的支付宝移动支付平台可在超过55个国家/地区使用,有13亿人在使用。
中国在2014年迅速超越美国,其影响力在随后的几年中才有所增加。
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数据超级大国,它将控制大量资源,这将对其未来的经济竞争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来自国外的数据可以为开发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提供优势。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发布了一项行政命令,试图禁止中文消息传递应用程序微信(WeChat),美国成千上万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依赖它。
这只是华盛顿阻止中国应用程序并使中国脱离网络基础设施的举措之一。但是,为此目的,它为建立自由民主政体的统一阵线所作的努力进展不佳。
7月,欧洲法院驳回了美国与欧盟之间达成的数据隐私协议,理由是美国对个人数据的保护不足。法院对美国监视外国公民监视可能的恐怖威胁表示怀疑-考虑到华盛顿对北京提出的类似担忧,这具有讽刺意味。
全球数据流的中断影响了互联网上的知识共享。例如,全球有超过5000万程序员和其他人使用一个名为GitHub的平台来协作进行诸如编写代码的活动,从而带来了众多技术进步。美国研究公司Forrester的分析师查理·戴(Charlie Dai)表示,但是中国工程师现在开始使用单独的中文平台。
由于担心中美关系紧张可能会影响对Microsoft拥有的GitHub的访问,因此一些用户改用了类似的中文平台Gitee。
互联网的破裂意味着可以在自己的边界内收集大量数据的国家在开发人工智能和其他技术方面将具有优势。仅中国,互联网人口就有9亿。
已经有迹象表明,人口正在成为创新和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根据艾伦人工智能研究所的数据,中国在AI引用最多的论文中排名前10%的份额在2018年达到26.5%,正迅速接近美国的29%的份额。艾伦研究所高级项目经理Carissa Schoenick于2019年预测,中国有望在未来几年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领先者。
除了偏爱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以外,互联网部门还影响着全球合作解决诸如冠状病毒大流行,环境恶化和不平等等大问题的能力。
中国政府通常避免过分干预中国的科技行业,但本月突然采取行动,对蚂蚁计划进行的首次公开募股进行了打击。北京的替代性信息生态系统继续膨胀,随着政府清理所有可能的数据。
对于一直在推动“信任下的数据自由流动”或DFFT(当时的时任首相安倍晋三提出)的日本来说,挫折令人失望。
日本经济产业省的一位官员说:“ DFFT中的'T'消失了。”他指出,现在印度和其他新兴国家也正在轻视这一倡议。
发明网络的蒂姆·伯纳斯·李警告说:“如果我们现在放弃建设更好的网络,那么网络将不会使我们失败。我们将使网络失败。”网络裂痕不仅会影响每个国家应对日益数字化的世界的能力,而且还会影响整个人类的进步。 (通过本文的图形丰富版本了解更多信息。)
日经新闻正在进行的系列《世纪数据》获得了日本最著名的新闻奖-日本报纸出版与编辑协会(NSK)奖的2019年获奖者。